中渡镇洛清江码头是中渡古镇的核心景观区。
银白色的子弹头列车从少数民族村寨旁呼啸而过 ,那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正在进行乡土特色改造的高基乡;收购农产品的车辆直达田边 ,农户刚砍下来的甘蔗卖了个好价钱 ,那是实施了屯内道路硬化工程的柳江县进德镇;推倒破旧的泥瓦棚 ,崭新的两层小楼很快就能完工 ,那是柳北区石碑坪镇参与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农户正在建设新房……好政策让很多农户住上新房、走上新路。旅游业、新型农业、制造业等全面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了无数致富的好机会 ,农民们喜笑颜开。
在今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柳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循着“人”的脉络向四面八方拓展深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 ,不以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着眼农民、涵盖农村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城镇在柳州这片热土上正一点点成型 ,一个个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展现在人们面前。
政策解码:“三头并举”提高城镇化率
翠绿的田野上 ,美丽乡村星罗棋布。
“十二五”期间 ,我市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 ,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统筹谋划 ,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城镇宜居环境 ,改善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以推进项目建设为抓手 ,坚持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三头并举”,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 ,我市的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55.1%提升到2015年的62%左右 ,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35.06平方公里扩增至183.92平方公里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果实 ,辛勤工作得到了肯定。2015年 ,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 ,确定了两个省、62个城市(镇)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柳州成为入选试点的地级市之一。
风风火火的建设拉开序幕 ,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区位、交通、资源及现有产业基础等优势 ,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水平。其中 ,柳北区沙塘镇、鹿寨县寨沙镇入选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柳城县沙埔镇 ,鹿寨县中渡镇、黄冕镇入选自治区百镇示范试点。
如今的寨沙镇特色农产品种植业欣欣向荣 ,每一个寨沙人都能骄傲地向宾客推荐自家的拳头产品——头菜。中渡镇的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 ,每到重大节日 ,古镇人山人海 ,数万名慕名而来的游客赞叹古镇的美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在建设美丽家园的同时给村民带来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
基因解码: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
2006年,我市的城镇化率仅为46.3%。从46.3%到2015年的62%,15.7个百分点的每一个进展都由汗水铸造而成。每一栋新房、每一条街道、每一项产业、每一个致富的村民,都是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聚沙成塔,柳州的成绩来之不易。
“十三五”期是柳州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加紧实施。《柳州市新型城镇化城镇(群)发展建设规划》阐述了我市新型城镇化城镇(群)发展的计划,为进一步优化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进行布局,为区域城镇群开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和指导。打造“一圈一带四轴”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和柳来、柳桂经济发展带城镇群。深入推进“美丽柳州”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打造现代都市经济圈。争取到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7%。
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是基础。构建城乡统筹的产业布局,加强城乡产业分工协作,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是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之一。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现代交通为纽带,着力打造三柳高速经济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产业格局。在城市核心区重点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重点打造柳东、柳北、河西、新兴和洛维五个产业园区,加快形成城市快环经济圈。另一方面,以融安-融水城镇带为重点,坚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齐头并进,大力推进“提速提挡”,发展“两小时经济带”,推动北面三县经济的发展。
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正一页一页书写着新的辉煌。
记者侯静雯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