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经济挑起北海工业“大梁” 2015年产值1761.65亿元

  2005年产值仅29.4亿元,2015年增至1761.65亿元

  园区经济挑起北海工业“大梁”  

QQ截图20160329110230.jpg  

  繁忙的北海工业园区中电长城电子生产线。 记者 李君光 摄

  阳春三月,北海三诺智慧产业园一派繁忙景象。由该产业园大规模量产的联想智能云终端笔记本电脑近日实现100万台出货,创国内民营企业在短时间内交付国际电脑整机量产记录,实现了广西生产制造国际品牌电脑的新突破。

  北海三诺智慧产业园蓬勃发展态势,是北海园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市工信委日前透露:今年1至2月,全市194家规模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0.4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各工业园区累计完成产值252.96亿元,同比增长4.6%,新增产值11.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3.5%。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十年来,北海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下大力气抓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园区运行体制机制,扎实做好“筑巢引凤”的工作,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明显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经济实力迅速提升。据统计,2005年全市产业园区产值仅为29.4亿元,2015年增长至1761.65亿元、年均增长50.58%,园区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4.1%。园区经济成为北海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2005年仅有企业16家、全年产值仅19.74亿元的北海工业园区,2010年成为北海首家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园区,2015年发展成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6家、年产值629.44亿元的园区,产值年均增长41.37%。

  铁山港(临海)工业区2007年成立时,路、水、电都不通。而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中石化、斯道拉恩索、神华国华3家世界500强企业强势入驻,为园区里的“定海神针”。2009年园区产值仅为9.8亿元,2015年产值达到633.29亿元,6年时间增长了64.62倍。

  北海出口加工区是国务院在2003年3月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05年4月份正式封关运营,2006年实现产值4.2亿元。十年过后实现大跨越,2015年完成产值320亿元,经济指标在全国加工区排位中靠前。由于加快发展的需要,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北海出口加工区扩区,2014年出口加工区B区建成正式运行,首批项目现已建成投产。

  2006年,北海高新区仅有企业98家、产值不到1亿元。到2015年,已拥有企业194家、实现产值86.2亿元,石基信息、银河开关、星宇智能等一批企业成为园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2015年,北海高新区升级为继南宁、桂林、柳州之后的广西第四家国家级高新区,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家沿海国家级高新区。

  相对以上4个园区,自2013年启动建设的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海洋产业科技园区算是新军。该园区强调创新驱动、科研先行、产学研联动发展,现已签约入园海洋科研机构17家,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基地正式揭牌。今年,北海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海洋经济定为“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这对该园区繁荣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各园区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北海工业从弱到强的成长蜕变。“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加快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临港新材料三大产业发展,拓展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可以预见,作为我市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主力军、主平台,各园区在今后五年内必将实现新的跨越,创造并见证北海工业经济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