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青秀区召开2016年农村工作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培训会,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市委脱贫攻坚及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时期城区“三农”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6年城区“三农”和精准帮扶工作。
据青秀区前段时间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的统计数据,四个镇和仙葫开发区共有贫困户883户、贫困人口2736人(其中7个贫困村共有贫困户207户、贫困人口637人)。会上,青秀区各镇及相关部门一把手向城区党委主要领导递交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会议提出,青秀区上下要树立政治意识、攻坚意识、精准意识、创新意识和主动意识,用心、用情、用力地把扶贫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力争在今年完成2736名贫困对象全面脱贫、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率先在全市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并且创出经验、作出示范。
积极引导结对帮扶
变“让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青秀区将于近日出台“五个一批”“十大行动”以及九个配套方案,为精准帮扶明确基本路径和任务举措。青秀区委常委会通过了《城区机关事业干部联系贫困户分配名单》,城区1300多名机关干部分别挂点到具体的贫困户结对帮扶,要求领导带头、工作到位、责任联动、保证廉洁。
青秀区要求扶贫工作要积极引导、广泛动员,转变群众的观念,千方百计激发大家的内生动力,变“让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要立足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期盼,问计于群众,向群众学习,尊重、保护群众的意愿,找准找实解决脱贫难题的有效办法,使帮扶工作真正帮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
大胆探索脱贫新路
扎实推进产业发展
青秀区立足各镇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通过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来带动整村、整镇甚至几个镇的贫困人口脱贫。每个贫困村培育特色产业、组建合作社,每个贫困户都要有帮扶项目,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得到产业扶持资金5000元以上。
大胆探索“基地+农户”“企业+农户”的扶贫新模式,扶贫模式要跟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紧密相连,每一个村的扶贫项目都具体化,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上,如长塘镇的金花茶培育种植基地、伶俐镇的龟鳖养殖基地等特色种养产业基地,以及刘圩镇四野牧业等辖区内的龙头企业。优先扶持发展以水稻、玉米、冬种马铃薯为主的粮食种植,沃柑、砂糖橘、葡萄、香甜瓜、桑蚕、百香果、金花茶、中药材、蔬菜、葛根等适宜脱贫的经济作物种植以及牛、羊、猪、鸡等适宜脱贫的养殖业。在城区层面上把各镇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不仅仅是贫困村,而是从整个城区的产业发展去研究谋划好。
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充分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创新点对点“互联网+”精准帮扶手段,把贫困村的特色资源和特色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积极探索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的新模式,特别是培育农村电商,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提高脱贫致富的工作水平。
与 “生态乡村”建设相结合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是全面完成“生态乡村”活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决胜年。青秀区提出,扶贫工作要与 “生态乡村”活动的开展相结合。青秀区计划投入5650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200个,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设。新增改善灌溉面积5.67万亩,解决8000名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移民新村1个,水库移民村屯道路硬化9条,总长13.25公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提升农机推广应用水平,深入开展水稻、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2016年力争实现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41%以上。
同时,青秀区着力推进辖区7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11条非贫困村通屯道路、8条水库移民村通屯道路、3条扶贫道路进行硬化建设,实现贫困村通屯道路和屯内主干道硬化率达100%,同时及时修复受损通村通屯水泥路,确保通村通屯道路畅通;改善客运通畅环境。因地制宜在7个贫困村通往镇区沿线增设一批交通设施,建设13座便民候车亭和7座公交停靠站。加快实施贫困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2016年计划实施人饮项目5项,解决贫困村2900多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计划投资123万元实施渠道硬化项目3个共3.4公里。加快推进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强贫困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村建设。
推进文教卫生扶贫
完善社会保障扶贫
青秀区加快完善贫困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成果和质量,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加强贫困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扶贫培训,深入实施“雨露计划”,抓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农民工创业行动;加大医疗健康扶贫力度,实施乡镇卫生院和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大文化广电扶贫力度,加大乡村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村广播“村村响”投入力度。
青秀区还不断加强扶贫对象基本社会保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新农合参合人员重大疾病报销比例,落实政府补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资金,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对特殊扶贫对象的帮扶,加快推进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强化扶贫对象就业服务,加大培训力度,提供农村公益性工作岗位,保障有就业能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以上实现就业。
创新推进金融扶贫
继续做好社会扶贫
为提高扶贫工作的成效,青秀区统筹社会资源,实施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工程,加大财政贴息力度,设立扶贫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推进金融扶贫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百企扶百村、千人帮千户”活动,鼓励发动更多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到贫困村扶持群众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做好城区开展定点帮扶和市直单位协调服务工作,争取市直定点帮扶单位对贫困村的支持。谋划和组织开展2016年“扶贫日”活动,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记者李静 通讯员农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