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农业部门在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古兰屯举办了产业扶贫2016年春季大行动启动仪式。这是我市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又一个“大动作”。
今年我市将重点推动甘蔗、桑蚕、蔬菜、茶叶、食用菌、水果等产业在贫困村屯“落地生根”,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助力精准扶贫。
融安县大良镇古兰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石坚介绍说,要确保农户如期脱贫,就必须上一批生产周期短、年度效益好的产业项目。
今年,该村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步骤,即一年抓示范、两年带面上、三年大发展。同时,为确保产品种得出、种得好、销得掉,该村积极引进和发挥公司和大户,与农户开展合作。
目前古兰村已与融水苗族自治县永益食用菌合作社达成种植竹荪的合作意向,由合作社向该村农户提供菌种、基质和技术指导,并保底收购产品,计划在今年种植7亩进行示范,力争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竹荪产业,把古兰村打造成永益食用菌合作社的生产基地。
我市部分贫困村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给贫困村面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大德村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全村548户农民过去靠种稻田和杉木维持生计,没有增收产业项目,生活条件艰苦。2013年,在县、镇农业部门帮助下成立了高山蔬菜合作社,去年入社农户192户,种植面积达542亩,种植户平均收入2万多元。有了产业支持,村级水泥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据了解,今年我市在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抓好产业规划和产业扶贫项目设计,在每个贫困县重点培育2~5个对贫困村贫困户覆盖面广的特色产业,在每个贫困县为特色产业新引进和培育1个龙头企业,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合作社,在贫困户较集中、数量较大的贫困村至少组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在产业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
在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基础上,我市还将鼓励贫困地区挖掘特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推进“互联网+特色农业”、工业扶贫,引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林产品、民 族工艺品等加工产业,让贫困户更多获得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贫困地区农民跟上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市今年强化以贫困劳力为对象的科技培训,确保贫困家庭的成员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支持每个贫困县创建1个县级以上、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辐射带动贫困村屯和贫困群众。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农作生产需要,做好分类指导和服务,让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如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