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月22日上午,出海作业的秦用兴数着岸边的龙门吊。作为钦州港区的本土渔民,他感叹港口发生的变化:“近年来岸线上的吊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穿制服的外国船长见得也越来越多了。”
这是一个荒滩崛起亿吨大港的奇迹:2015年,钦州港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位居广西沿海港口之首。
今年1月,钦州港完成港口吞吐量561.3万吨,其中集装箱完成11.8万标箱,同比增长66.2%,实现“开门红”。
白手起家建大港
钦州港的崛起,源自机遇、实干,更源自一个城市几代人凝聚的智慧。
1992年,当全国滨海城市港口建设突飞猛进之时,钦州依然有海无港。钦州再也不能等了!当年,没有资金,钦州全民发动,捐资捐物建了两个万吨级码头。
“这是一次全市范围的港口建设大互动,上至市委书记、市长,下到街道的平民百姓,政府筹钱、群众捐资、全民上马。”回忆起当年的那股干劲,北部湾港口管理局钦州分局局长刘秉涛依然十分激动。他说,就是凭着这样的一股劲,钦州港发展一步步朝前走。
钦州港规划码头岸线74公里,其中深水码头45公里,可建1万至30万吨级码头200个以上,可以形成5亿吨的吞吐能力。
这使白手起家的钦州港拥有了极大的投资潜力。“走资源与资本互动之路,破解了建设资金的瓶颈。”刘秉涛说,从起初鼓励企业建设公用专业码头,到广西沿海三港整合和保税港区建设,钦州港抓住了多个机遇,用了20多年时间,把“南方大港”建了起来,圆了钦州人的“大港梦”。
20多年来,钦州港累计投入200多亿元,30万吨级进港航道、30万吨级码头建设已收官,一批10万吨级码头投入使用。2015年,钦州港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14亿吨,“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吞吐量2.93亿吨,年均增长16.6%,集装箱完成312.1万标箱,年均增长30.3%。
港口日益壮大,带动了临港产业崛起。去年,粮油食品、木材加工业产值双双超100亿元,造纸及纸制品、能源及新能源、新材料等百亿元产业加快形成。
优化升级助腾飞
钦州港有着“一湾连十国”“一港通世界”的独特区位优势,在近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钦州市突出抓好港口集疏运体系的优化升级,让钦州港插上“翅膀”。
“广西货不走广西港”一度困扰业界。“对海运业来说,速度与效率关系利润,企业很看重这点。”钦州市湛江商会负责人认为,钦州通过设立审批局等手段,破解制约港口货运效率等问题,让人感受到了“进出口货物走钦州更快更便宜”。
近年来,该市着力完善出海通边、服务中南西南的大通道建设,建成运营钦州至南宁、北海、防城港、崇左以及钦州港至六景5条高速公路,黎塘至钦州铁路扩能改造、钦州港至大榄坪、大榄坪至保税港区铁路通车,钦州支线机场启动选址研究,广西沿海交通主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目前,钦州港的辐射正向西南延伸,开通运营了钦州港至昆明集装箱海陆联运“五定”班列,贵阳-钦州“无水港”正加快推进。
围绕优化升级,下好规划的“先手棋”。目前,该市进一步加快修造船、原油及大宗散货等重大产业的布局规划,同时继续抓好5亿吨大港、钦州港外港锚地规划。
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目前正在加快申报,钦州港将作为核心区实现全面提升:将建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连接东盟与西南中南地区的通道枢纽作用进一步增强;港口物流、集装箱业务加速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基本建立。2020年,港口吞吐量力争达到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500万标箱。
“海上高速”通世界
去年2月初,在“呜、呜……”的长笛声中,货船“林园”号出发了,它取道钦州港开通的第二条东南亚集装箱班轮航线直达越南胡志明港。从此,该航线减少了中转环节,货运时间从15天压缩到9天。
去年,钦州港开通运营集装箱班轮直航线23条,其中外贸13条、内贸10条,构成四通八达的“海上高速”,成为北部湾三港的集装箱内外贸班轮航线中转港。
“航线的增多,不断巩固发展了钦州港在环北部湾港口中的航线网络优势。”钦州市北部湾办负责人说,这一优势已引起国际大型港务集团的关注。去年,钦州港成功“牵手”新加坡PSA国际港务集团、新加坡太平船务等知名企业。
新加坡太平船务是东南亚最大的集装箱班轮公司,目前拥有的集装箱船舶数量居世界第三位,经营航线遍布全球100个国家500多个目的地。“他们的到来,大大加快了钦州港的国际化。”钦州港一领导介绍道。
“我们的合作,正是考虑到钦州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位置。”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今年,钦州市将加快大能力码头泊位建设:全面开工建设大榄坪、金鼓江、膺岭等作业区的多个码头,加快大榄坪50平方公里整体开发运营,启动钦州港10万吨级航道扩建、20万吨级码头及航道前期工作等,努力拓展港口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