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十二五”经济“十大关键词”扫描

  霞光满天映照下的桂中水城美不胜收。颜 忠/摄  

  来宾市委书记李志刚到高新技术产业园调研。樊荣华/摄  

  来宾市市长白希到亿都川公司调研。何彩威/摄  

  桂中水城文化街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黄光荧/摄

 

  

  桂中治旱一期工程北干一标六浪隧洞施工现场。樊荣华/摄

  “铝电结合”模式有效解决了来宾银海铝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2015年1-10月,企业完成原铝21.3万吨,增长130.7%,完成产值23.9亿元,增长150%。图为银海铝车间。(来宾市工信委供图)

 

  象州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前3年通过自治区验收。图为寺村中心校学生在享用免费营养午餐。 黄隆天/摄

 

  来宾高新区华侨农场西瓜丰收大又甜,助推群众脱贫致富。黄光荧/摄

  2015年9月,宾港作业区首次输送逆水货源。吴清文/摄 

  来宾市公安机关冬季严打整治“百日风暴”行动返还赃物活动现场。温润源/摄

 

  “中国旅游日”广西分会场连续两年在来宾市举行启动仪式,来宾旅游渐成广西旅游发展新一极。黄光荧/摄

 

  核心提示:

  “十二五”期间,来宾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坚持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绿色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入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建塑市、农业稳市、商贸旺市、依法治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广西“双核驱动”战略重要节点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5年来,摆在全市260万人民面前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这里面,有红水河畔、大瑶山脚百姓的笑颜,也有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日夜挥洒的汗水。在来宾市跨进建市14年之际,特精心从“答卷”中摘录10个关键词,和全区人民一道分享来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成果。

  2015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来宾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提出今后5年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来宾市将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积极促进投资消费增长,构建产业新体系和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全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深入推进“美丽来宾”乡村建设,加快生态服务业发展;坚持开放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南宁-来宾-柳州”经济走廊,加快推进柳来河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全方位的开放合作;坚持共享发展,进一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到2020年,确保全市现行标准下的31.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4个贫困县(含享受待遇县)、247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关键词1】文化体育两大“国字号”落户来宾

  “十二五”期间,来宾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头等大事,坚持文化惠民,下大力气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建成惠及全民的市、县、乡(镇)、村(社区)、屯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标准化。

  来宾市强化“五个纳入”和“四个抓好”,即:把宣传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议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各级财政预算和全市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抓好组织管理、经费保障、人才培养和“文化结亲”。目前已建立县、乡、村、屯四级公共宣传文化服务中心1020个、国学广场116个、村级民居画廊86个。所有行政村都按“十个一”的标准建设,即每个行政村建设1栋宣传文化综合楼、1个文艺舞台、1个灯光篮球场、1个文体小广场、1个学用理论政策服务中心、1个理论小广播、1个国学画廊、1个乡村学校少年宫,组建1支农民文艺队、1支农民篮球队,实现了市、县、乡、村、屯五级设施和活动网络全覆盖,200多万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依托相对完善的设施,来宾创新开展“群众广场舞,放歌价值观”文艺展演、“村级学用理论政策”等系列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建设村级国学民居画廊,深受百姓欢迎。建成全区首个乡贤文化基地——武宣文庙和9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用文艺形式和课堂教育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等做法在全区推广。600多支传唱队、3万多名山歌手活跃在山寨村屯,全市每年举办宣传文化活动2万多场次,形成“村表演、镇赛演、县展演、市评演”四级汇演格局。来宾市还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城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涌现出全国最美家庭蓝绍会家庭和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何方礼、黄可义等一批先进典型。

  2013年荣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2014年来宾市又获“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称号,“小财政”办“大文化”的经验获全国推广。2015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级奖励2项,在全国会议典型发言4次,荣获自治区级奖励20项,在全区会议作典型发言5次。《来宾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总结》获中宣部课题立项,为广西唯一。“理论小广播”经验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案例教材,来宾市委讲师团被评为广西唯一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关键词2】走出“四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产业基础薄弱、传统支柱产业面临结构性难题的现状,2014年,来宾市委、市政府提出走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和绿色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市委书记李志刚说,如今,在“四型发展”之路指引下,全市工业总量不断扩大,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成效,推动经济实现平稳发展。

  工业“四大会战”“百亿元产业”“十大新兴产业”“千亿元工业园区”等战略部署和项目建设成果令人备受鼓舞,努力建造的来宾特色现代工业体系蓄积发力,工业经济迈入跨越式阶段。2015年,来宾华侨投资区升级成为广西来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也是目前广西3个自治区级高新区之一。

  工业经济趋稳回升。糖业稳定发展,2014/2015榨季产糖110万吨;落实自治区铝电结合政策,推动银海铝业达产和下游企业复产,今年以来,铝产业同比增长21%;工业用电持续高位增长,同比增长29%。

  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引擎。重点发展战略性工业新兴产业,电机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4.6%,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50%,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8.4%,食品制造业增长39.8%,茧丝绸、碳酸钙以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实现较快发展。

  循环经济亮点频现。初步形成了糖业、铝业、热电、茧丝绸、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六大循环经济产业,形成国内最长的糖业循环产业链和全区最长的茧丝绸产业链。“热电联产”效应进一步提升,河南工业园对21家企业集中供热,年供气近90万吨,规模居全区首位。目前正向河南工业园东区和来宾高新区延伸,合山市也启动了热电联产工作。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出新天地。来宾围绕桂中治旱和桂中农村土地整治“两大工程”,稳步推进土地流转,走区域化、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合作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使农业更有奔头。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3.24万亩、桑蚕面积58.34万亩、水果种植面积62.93万亩、糖蔗种植面积225.13万亩。

  5年来,桂中治旱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08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68.3%(统计至2015年11月30日)。二期工程2015年10月28日开工以来,已完成投资1.16亿元,占当年水利部下达中央投资计划的116%。

  特色,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所在;绿色,则是顺应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来宾在发展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特色、绿色和差异发展之路。

  实行“差别考核”后,金秀瑶族自治县优化生态环境,放开手脚“卖风光、售特色”。忻城的生态环境也日渐变好,带火了当地乡村旅游。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合山,全力投入到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中,完成了从黑色矿山到绿色休闲公园的华丽转身。目前,来宾市稳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植树造林2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1.3%。

  【关键词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区前列

  “要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把来宾市打造成为全区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地级市之一。”市长白希说,2015年以来,来宾市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工作要求,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全面建立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取得明显成效并走在全区前列。

  一是对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出台《来宾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2015年修订)》。

  二是印发《关于全面清理规范市本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全面清理规范当前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17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

  三是率先在全区启动“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工作,完成58个市直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审定市本级部门保留行政权力事项3369项,审定部门主要职责637项,具体工作事项2794项,部门间职责边界事项65项,公共服务事项169项,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282项,提前7个月完成自治区部署的目标任务。

  【关键词4】5年减少贫困人口31.7万

  来宾市委常委会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民生工程、发展机遇,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在“1+7”扶贫开发格局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扶贫开发十大到村到户工程,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创新开展“百企助百村”工程。

  “十二五”期间,来宾市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36亿元,累计发展茶叶、桑蚕、水果、糖料蔗、食用菌等种植项目14.25万亩,产业扶贫项目对全市“十二五”156个贫困村做到了全覆盖,受益人数49.38万人次。产业化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

  截至2014年底,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59万减少到31.5万,4年时间共减少贫困人口27.5万,年均减少贫困人口6.87万。预计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4.2万以上,到2015年底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27.3万,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

  【关键词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居全区首位

  来宾市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教育发展“十大工程”,2015年投入达12.7亿元,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学前教育走在全区前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43%提高到75%,在园人数由4.13万人提高到8.98万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位居广西首位,率先实现65%以上的县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2013年合山市通过国家认定,武宣县、象州县于2015年顺利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忻城县将于近日接受国家评估认定,全市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率达67%,高于广西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通过国家认定率16.7%,高于广西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由84%提高到92.1%。

  ——普通高中逐步走向多元化、特色化发展轨道,高中课程改革有实效,来宾实验高中“EEPO有效教学法”在全区推广,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实现县县全覆盖,武宣县二中特色化建设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跻身广西首批七个特色高中行列。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被确认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学校,有效整合位于柳州市区的4所中职学校和来宾2所中职学校。

  ——高等教育实现新突破,筹措资金30多亿元实施万亩教育园区建设,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桂林航院来宾校区、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柳州师专成功升本,建立了本科院校——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关键词6】桂中旅游崛起融入“美丽广西”

  2015年12月17日,从来宾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传来好消息,金秀圣堂山景区、金秀山水瑶城景区、忻城县薰衣草庄园景区3家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加上原有的金秀莲花山景区、金秀圣堂湖景区和象州古象温泉旅游区,至此,来宾市拥有20个A级景区,其中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9个、2A级景区5个;星级农家乐103家,其中4星级5家、3星级33家;金秀盘王谷酒店获“全国十佳特色休闲酒店”称号,实现了来宾市创五星级饭店零突破。

  “十二五”以来,来宾市以打造广西南北、东西两条旅游发展带重要节点城市“桂中水城”的城市名牌为核心,通过加快开发“大瑶山生态民俗旅游带(金秀/象州/武宣)”和“红水河壮乡风情旅游带(兴宾/合山/忻城)”两条特色旅游带,培育完善金秀生态民俗旅游区、象州温泉旅游区、忻城土司文化旅游区、武宣西江峡谷旅游区以及合山工业旅游区等5大特色旅游区,建起“一城、两带、五区”的旅游发展特色布局,实现旅游发展由“粗放型”向“特色型”转变。

  来宾市突出抓好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2015年,金秀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1-11月,全市旅游总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34%。作为备选县的忻城县积极备战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创建。合山市则为备选县而努力,2015年底成功举行了广西首届工业旅游节,带动来宾区域性旅游品牌打造。

  “十一五”末的2010年,来宾接待游客总人数452.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58亿元;预计“十二五”末的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将达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亿元以上。

  【关键词7】港口货物吞吐量全区内河第三

  “陆地航班”驶进广西高铁经济圈,河港驱动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

  近年来,来宾市紧紧围绕自治区“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和打造桂中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大交通体系:半个小时到达柳州,两小时到达桂林,三小时到达梧州及北海……打开地图,以来宾为中心、以高铁为弧线,一个“n小时经济圈”已然成型,地处桂中腹地的来宾与众多大中城市一同步入“同城时代”。

  来宾-梧州、来宾-广东、来宾-港澳等航线每天不停忙碌,红水河、黔江和柳江“三江”迸发,轮船穿梭往来,实现上联云贵、下接粤港澳新格局。

  “2015年年底,来马高速公路开通后,从迁江工业园区到港口码头只需一个小时,货物就能装船直达佛山、广州、香港;从来宾到柳州白云机场仅40分钟,从来宾到南宁、桂林机场仅两个小时。”来宾市招商团到广东佛山招商时,交通区位优势为来宾赢得了客商的青睐。

  2015年,来宾市港口货物吞吐量上升到全区内河第三位,来宾港建设成效显著,象州猛山作业区12月30日开港运行。预计2015年末,来宾市公路总里程6700多公里;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67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65.60万吨,分别是2011年的2.41倍和1.26倍,实现历史新高。

  【关键词8】第三产业发展令人刮目相看

  现代服务业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来宾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途径,扎实做好“加减乘除”,提出并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二次创业、中小企业扶持成长、现代农业增量提质、服务业集聚提升五大工程,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造广西生态旅游基地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初露锋芒。

  一批城市“符号”令人刮目相看:沃尔玛、南宁百货、南城百货、国美电器等一批大型知名商贸企业相继进驻,原有的中兴超市、裕达购物广场提升完善,形成了新老商圈齐驱并进的局面。目前来宾有商品交易市场148个,预计2011-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1.08亿元,年均增长11.7%。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4.1:47.5:28.4调整为2015年前三季度18.8:43.3:37.9,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61.3%。启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义乌国际小商品批发城、来宾煤炭交易中心、桂中汽贸园、永合仓储物流园等大型商贸物流项目,逐步形成绕城区内环线占地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的商贸集聚区,培育新的消费市场,搭建了来宾市商贸物流业的主干架。

  【关键词9】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全区前列

  “天上有摄像头,街上有城警巡逻,这几年来城里的打架斗殴、‘两抢一盗’少了,我们感到既踏实又安全。”说起“天网”工程和24小时巡逻的城警,在维林大道开装修店的黄先生交口称赞。

  2011年,来宾率先在全区启动警务机制改革,组建城区警务警察支队,打造现代警务新模式,创造了全区学习的“来宾经验”;2013年,警务机制改革向各县(市、区)推广,实现全覆盖。“十二五”期间,来宾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网格化社会治安管理体系。打击违法犯罪能力不断提高,侦破刑事案件9543起,破案率年均上升11.3%,查处治安案件5.3075万起,查处率年均上升107.2%,“两抢一盗”案件年均下降12.2%。

  一系列工作大大提高了来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2011年以来,全市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120起,2014年社会公众安全感首次挤进全区第5位,2015年第三季度跃居全区第2位,创历史新高。金秀、象州、合山、忻城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全区前列,上一年排名靠后的兴宾、武宣跃升至全区中等水平。全市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群死群伤恶性事件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10】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突出

  2014年,来宾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信心度”排在全区第1位,“满意度”、“有效度”和“查处度”均排在全区前列。

  “十二五”期间,来宾市认真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

  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和6个配套办法,完善了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3.2万名党员干部开展“三万三进”春季集中行动。开展“两新”组织百日攻坚大行动,全市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59个、社会组织党组织56个,覆盖率分别达到75%、82%。

  来宾市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实施源头治理工程、高压惩治工程、队伍建设工程,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始终坚持高压惩治腐败,强化“不敢”氛围。2015年1-11月,全市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86件,同比增长45%;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20人,增长48%;移送司法机关42人,增长91%;查处处级干部32人,增长60%。高度重视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全市查处此类案件256件,涉案金额4360万元。自治区组织媒体采访团对来宾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效作了宣传报道,引起较大反响。

  “十二五”期间来宾获得的主要荣誉

  1.文化部、财政部授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是全国首批、广西唯一

  的示范城市,在此基础上,获列为国家基础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地区。

  2.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称号,是西部省区唯一入选城市。

  3.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是广西两个试点城市之一。

  4.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在全国率先完工,探索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个示范经

  验。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工程今年开工。

  5.来宾率先在全国实现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乡村少年宫全覆盖。

  6.来华投资区获国务院侨办授予“全国华人华侨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升级为“广西来宾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凤凰果蔬产业示范区成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

  示范区。象州县工业集中区、武宣县工业园区被列为自治区产城互动试点园区。

  7.金秀获“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来宾市率先在广西实现“国优”县(市、

  区)全覆盖。

  8.获自治区人口计生目标管理工作创新奖,获列为全国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试点市。

  9.率先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警务机制改革,被评为“全区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市”“全

  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成为广西警务机制改革的典范。

  10.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广西园林城市”“广西森林城市”称号,广西第八届“南珠

  杯”评比特等奖,获全区“三大纠纷”调处工作先进集体、全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先

  进市、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市、全区政务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社会公众安全感

  和投资环境满意度综合排名均居全区前列。

  11.兴宾区被评为广西2个全国草牧业发展示范县之一。

  12.合山市成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

  13.象州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14.金秀瑶族自治县被评为“全国法治先进县”“中国长寿之乡”,创建“广西首批特色旅

  游名县”通过验收。

  15.武宣县荣获“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葵花景观入选“中国美丽田园”,武宣金泰丰

  公司获广西唯一国家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16.102个项目列入自治区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双核驱动”战略重大项目。

  河南工业园用气企业达21家,“热电联产”规模居全区之首。象州、武宣、忻城获得

  “科学发展进步县”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