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造就景色如画的鱼米之乡。
三江侗族自治县程村乡夏村对稻鱼产量进行验收。
鱼肥稻香,全州农村处处都是鱼米之乡。
客商来到田头收鱼,融水农村田边成了交易场地。
稻田养鱼,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的种养模式,在桂北农村风生水起,开辟了生态经济新空间,展现了精准扶贫新天地。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日前组织人员赴三江、融水、全州等地,调研稻田渔业在桂北贫困山区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的现状,鼓励在全区范围大力推广这一扶贫新模式。
三江:“稻鱼”“鱼稻”相益彰
年末,三江侗族自治县搞稻田养鱼的农民乐了笑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脱贫致富见效真快——
当地林溪镇程阳村和夏村组织的抽查测产显示,采用“坑沟式”稻田养鱼,平均亩产鲜鱼52.36公斤,最高亩产鱼59.09公斤,比传统“平板式”亩产15-20公斤提高了1.5倍以上;鲜鱼田头销售价格40元/公斤,每亩养鱼增收2094.4元。
在稻田开挖鱼坑、鱼沟,要占用10%左右面积,稻谷产量会不会降低?还是请抽查测产数据“说话”吧:稻谷最高亩产600公斤,最低426.1公斤,平均481公斤,比单纯种稻而未养鱼的反而增产10%。
这种现象怎么解释?原来,鱼类在稻田内起到除草、除虫、松土、粪便肥田等多重作用;鱼坑、鱼沟也增强透光,升高水温,有利分蘖,使水稻产生边行优势,从而实现增产。
稻田养鱼早有传统的三江,全县有稻田12万余亩,其中适宜混养鱼类的保水田约8万亩。2014年起,三江以整乡推进的方式,在全县实施标准化种稻养鱼“3721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县推广标准化稻田养鱼7万亩(其中2014年2万亩、2015年3万亩、2016年2万亩),打造“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两个绿色生态品牌,实现农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
种稻养鱼配套推广“三增”技术——通过硬化加高田基和开设鱼坑鱼沟,增大稻田养殖水体空间,同时增加优质品种的种养,增加农家肥料、农家饲料的投入。
项目资金来源由上级水产专项资金、县人民政府整合调配各部门资金、县财政资金以及社会捐助组成。田基硬化改造每亩一次性给予800元-1000元的水泥、砂石补助,鱼苗补助300尾/亩(约合150元),连补两年。
2014年,以良口、八江等2个乡整乡推进,其余乡(镇)分别建立1-2个村示范点,全县共实施标准化稻田养鱼2万多亩,100%完成计划。
年末统计表明,2015年全县稻田养鱼总面积扩大到了7.45万亩,占稻田总面积12万亩的62%,其中传统“平板式”稻田养鱼4.29万亩,亩均产鱼24.38公斤;标准化“坑沟式”稻田养鱼3.16万亩,亩均产鱼42.13公斤。
项目实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收到节地、节工、节肥、节支的“四节”功效。
稻田养鱼后几乎不再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大大提高了水稻和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两者互利互补。2014年以来,三江“高山稻鱼”田头价格一直保持40-50元/公斤,比外来同类品种价格高出一倍以上。除了在本县畅销以外,还销售到桂林、柳州、广州等地,“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姐妹品牌双双响起。
全州:“稻田渔业”显生机
有2000多年历史的全州禾花鱼,久负盛名,百年间至少两度大落大起。
全州稻田养殖禾花鱼汉代即有记载。清朝乾隆时期,全州禾花鱼被皇帝指定为贡品。上世纪上半叶战乱不息,40年代初记载全州仅有8439亩稻田养殖禾花鱼。新中国建立后,全州禾花鱼生机勃发,60年代养殖面积劲增到25万多亩。“文革”期间,稻田养鱼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除,1977年全县养鱼稻田仅剩1439亩。
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春风再度唤醒全州禾花鱼,稻田渔业不断推陈出新,80年代形成稻田坑沟养鱼模式,90年代演变为深沟养鱼模式和垄稻沟鱼模式,2000年后进一步发展为田塘贯通养鱼模式,大大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亩产禾花鱼由原来5公斤左右增加到20公斤左右,高产的可达100公斤以上。2000年,全州县组建首家禾花鱼开发公司。2001年县里向国家注册“禾花”牌商标。同年,才湾镇秦家塘村建起了第一家禾花鱼罐头系列产品加工厂。
2015年全县稻田养殖禾花鱼26.898万亩,占全县总水田面积55.67万亩的48.32%,占保水田面积40万亩的67.25%;平均亩产量20公斤左右,亩产值800元以上;高标准养殖示范点亩产100公斤以上,产值4000元以上;预计全年禾花鱼产量5702吨,占全县水产品总量的23.51%,年产值2.28亿元左右,纯利润1.37亿元。目前,全县有禾花鱼腊鱼及罐头系列产品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总量500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桂林,柳州,南宁和湖南省冷水滩、彬州,广东省广州等大中城市,部分销往上海、四川等地,县内销量只占总产量30%左右。
近年,全州稻田渔业呈现多样化发展,枧塘乡高峰村翟家自然村1997年开始试验探索,80户农民至今已有200亩稻田养殖中华鳖,年产量10吨,产值320万元,户均年产值4万元、利润2.68万元。一些农村发展稻田养殖泥鳅,目前全县共有150余亩,每亩产泥鳅50公斤左右。
全州县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宽松环境,在渔业用地、水面承包、养殖信贷以及产品销售等环节多方扶持,鼓励稻田渔业大发展。县政府规划,到2020年禾花鱼养殖面积发展到42万亩,年产量1.2万吨,200亩以上的高质量连片示范点覆盖全县18个乡镇280村;同时,加大力度发展稻田养殖中华鳖、泥鳅、田螺、小龙虾等特色水产品;还要通过引进、联营等多种方式,将原来零散的禾花鱼加工企业组合成一个现代化大企业,年加工量达到2000吨以上。
融水:走出传统禾鱼欢
融水苗族自治县稻田养殖禾花鲤历史悠久,2015年全县放养面积突破10万亩,占稻田总面积四成多;其中“坑沟式”标准化养殖只有1.43万亩,亩产鱼70公斤以上;而“平板田”传统模式比例高达85%以上,亩产鱼只有15公斤左右。
2012年开始,区、市、县各级财政每年各投入一定资金,示范带动每年进行3000亩以上稻田标准化改造,逐步改变“人放天养”的粗放经营状态:一是通过田基改造,开挖鱼沟鱼坑,增加稻田蓄水,改良生态环境;二是采取“稻-鱼”轮作;三是提高亩放养量和投放大规格鱼种。
2013年至今,县财政扶持建设12个禾花鲤种苗场,把融荣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大苗山禾花鲤科技繁育场列入县本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业主投入350万元建设,县财政扶持50万元,市财政扶持50万元,区财政投入50万元,苗种场年出苗3000万尾,有效解决了当地禾花鲤鱼苗自给问题。每年收鱼季节,合作社到山区乡镇以每公斤50元价格回收成品鱼,销售给县城餐馆及周边农庄,还推销到柳州市。
在四荣乡、香粉乡和安太乡,少数民族同胞把金秋烧鱼季与山区特色游相结合。当地景点宾馆饭店,餐食都以禾花鲤为特色主菜,不少农家还搞下田捉鱼活动,使当地禾花鱼供不应求,时常需要从邻近乡镇补充。
融水养殖禾花鲤由来已久,发展不算很快。因为一些山区乡镇离县城较远,最远的多达150公里,开车来县城也要4-6小时,运销不便。山区稻田田块小,改造投入每亩需2450元以上,财政扶持硬化田基、挖鱼坑等,每亩补助1000元,群众投入仍占大头。加上山区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整村推进有些困难。
该县在向自治区、柳州市财政申请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在稻田改造中改为用田泥筑高田基,使之更贴近生态养殖,顺便把田边深挖成宽鱼沟。引进推广扩大稻田养殖模式,如稻-虾、稻-蟹、稻-泥鳅、稻-田螺等,力求品种多样,提高单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