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大西南通往粤港澳交通咽喉的梧州,毗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背靠广袤的大西南腹地,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东部产业、技术、资金转移最前沿的地区。
梧州产业发展的进程始终伴随着产业承接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产业集聚则新时期梧州擎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加速器。
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并举
深秋时节,梧州市再生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内一片繁忙,新落户的盈锦不锈钢项目主要生产不锈钢机械设备固件等产品,具备从原料熔炼到成品制作的全生产链,首批试产产品已经下线。与此同时,上游金海不锈钢公司的二期冷轧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下游中利不锈钢制品项目顺利开工,主要从事出口不锈钢管材生产,龙赞不锈钢厨具项目也正在进行前期手续办理……至此,不锈钢园区已有17台不同型号的不锈钢冷轧机,日过钢量800吨,消化园区产能36%,上游企业的产品为下游企业提供原料,实现了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园区预计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5亿元以上。
再生不锈钢产业是我市“雁行阵势”产业发展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围绕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和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政策优势及资源优势,制定以再生资源产业集群、陶瓷产业和不锈钢产业集群、医药、食品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及林产林化、化工和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等为主的“雁行阵势”产业布局,梯次发展各特色产业集群,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五园八区”产业园区发展格局。
特色产业集群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有力促进了梧州经济发展。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17.78亿元,同比增长22.9%,同比上升9.6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395.11亿元,同比增长9%。传统制造业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其中,机械产业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9%,石油化工产业同比增长36.5%,医药制造产业同比增长28.7%,建材产业同比增长28.5%,造纸与木材加工产业同比增长28.2%,纺织服装与皮革产业同比增长26.3%。
2011年落户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是香港鸿图集团成立的第三家分公司,也是梧州推进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项目之一。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超亿元,(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生产经营各项指标均比去年同期翻一番。
鸿图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我市引导转移项目集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在实施“东向”战略过程中,我市主动向先进生产力看齐、靠拢,大胆引进和吸收发达地区的发展方式,抓住循环经济、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在做强传统制造业同时,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如今,中兴梧州智慧广西云数据中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丰歌低碳绿屋、航天北斗超电容、中节能环保产业园、嘉进电子商务物流、3D打印材料等一大批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落户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不仅如此,现代服务业也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今年,我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餐饮住宿业等服务业态,大力促消费、扩内需。从一季度开始,全市三产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增速排名三次产业之首,占产业比重不断加大,服务业发展潜能进一步释放。据预计,“十二五”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24亿元增加到367亿元,年均增长13.9%;三产项目投资累计完成近350亿元,年均增长79.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更趋合理,由13.8∶58.9∶27.3转变为10.8∶58.2∶31,三产占比提高3.7个百分点。
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产业转移的过程,也是转型升级的过程。
近年来,我市坚持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把工业技术改造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持续加大投入,采用先进设备和高新工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对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项目,实行环境倒逼、转型倒逼,认真把好“转型关”,使产业在转移过程同步升级,实现“脱胎换骨”。
广西金茂钛业有限公司富吉运营中心自启动技术改造以来,共投入3亿多元资金引进目前国内先进的锋锈磨自动化的包装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该公司还安装了在线监测废水、废气排放系统,不但有效治理了“三废”,更把部分“三废”作为资源循环利用。
梧州工业园区春燕纺织公司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对一些需要两三个工序才能完成的生产线进行“并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企业负责人说:“只有通过技术改造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确保企业在当前非常困难的经济环境下得以正常运转。”
三威公司通过近几年一系列的产品升级技术改造,充分挖掘生产线潜能,不仅使人造板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40多万立方米,而且产品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产品呈现出高(技术含量)、大(产能规模)、全(规格品种)等特色,构建起国内行业品种规格最齐全、品质等次最高、实力比较强的人造板生产基地。
对从珠三角地区转移过来的不锈钢生产企业,我市鼓励企业通过技改提高生产工艺,实现连铸连轧,轧制过程不需要二次加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单位能耗仅为同类产品的65%,而且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水循环利用率高,不产生废水。
……
一个个事例表明,我市的产业发展趋势正朝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发展较快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技改促调整,推动了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我市每年都会安排企业技术改项目200项以上,通过在产业发展、自主创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等方面加大投入,使产业、产品结构从低端产业向中、高端提升的趋势正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技改投资超过一千亿元,年均增长超过50%,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大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在探索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并结出了喜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