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体育产业发展探索录之站上推动经济转型制高点

  编者按:去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今年7月,自治区政府《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出台,两个文件为广西体育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拆除樊篱,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广西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方兴未艾,借此两个文件出台之际,本报推出一组“广西体育产业发展探索录”报道,期望通过舆论力量,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和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中来,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我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5年,一个让人震惊的改革文件诞生在体育行业。《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之所以令人震惊,不仅在于改革的内容,还在于领导制定这一方案的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于是有人问,这一方案的出台有什么背景?

  背景不用猜,足球改革方案就是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延续。该文件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领域的改革发展作为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翼来加以谋划。可以说,体育领域今天的改革,已触动到我国体育运行机制的根本,要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毫无疑问,这样的改革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到广西,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意义的变革之一。

  争抢机遇,广西制作1500亿元体育“蛋糕”

  笼统说体育改革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广西、影响你我,或许有人觉得夸大其词。但我们看几个数据,就知道所言非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确立的目标,是到2025年国家体育产业的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两平方米,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变人们生活形态何等巨大的力量!

  如果还体会不到体育改革产生的影响,请再看该文件规划的体育产业布局和体育产业同社会的融合——

  壮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群,支持中西部地区利用江河湖海、山地、沙漠、草原、冰雪等自然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打造一大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以足球、篮球、排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项目为切入点,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形成体育消费热点;推动体育与相关业态的融合,打造城乡体育服务体系,进行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等的综合开发,发展户外运动;完善体育设施,以多种形式在城市社区建立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乡镇、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推动专业赛事发展,丰富业余体育比赛,引进国际精品赛事;倡导各机关、单位、团体、学校等实行工间操、课间操制度,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每天活动不少于一小时。

  广西制定的体育领域改革方案和你我贴得更近。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广西体育产业产值规模到2025年要达到1300亿元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达到总人口的40%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两平方米以上,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建成面向东盟、辐射我国西南地区的区域性国际体育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广西体育改革方案进一步提出,通过打山水牌、民族牌、开放牌、融合牌、赛事牌,缔造广西的特色体育产业。如充分发挥广西的山水、气候、生态资源培育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利用山地资源,发展登山、攀岩、山地马拉松等项目;利用江河资源,发展溯溪、洞潜、漂流、龙舟等项目;利用海洋资源,发展帆板、赛艇、沙滩足排球、潜水、海钓等项目;利用低空资源,发展动力伞、滑翔伞、轻型飞机、热气球等项目;利用生态资源,发展户外徒步、越野、铁人多项、山地救援等项目。还要培育中国-东盟户外运动大联盟露营地连锁品牌、“海丝路”系列赛事活动品牌,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户外露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航空飞行营地、游艇码头、冰雪运动基地和设施等。

  对于政府政策的转变和其带来的机遇,已在从事体育事业和产业的人感受尤为深切。

  吕文波原是一家业余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经千辛万苦于今年注册了龙桂达职业足球俱乐部。他说:“广西足球‘荒废’的时间太久了!在国家这样重视体育产业发展、足球产业发展的今天,广西足球也必然要适应新形势做大做强,这使广西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化运作,搞出广西的中甲、中超球队和足球产业体系,把广西足球带到一个新高度。”

  龙桂达总经理李祝和董事长助理何健也认为广西足球产业发展的机会来临。但他们又说,正由于多年的“荒废”,机遇也是挑战。广西要形成一个横向的足球产业、纵向的足球梯队和庞大的球迷群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广西必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形成足球“外环境”和“内环境”的良好态势,才可使足球运动和产业长盛不衰。

  万马奔腾,共创体育产业新局面

  有了改革的方向、目标,还要有改革的路径、办法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路径和办法,就是通过市场化运作,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放开准入条件,推行政企分开,推进管办分离,推动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形成万马奔腾共创体育事业的全新局面。国家和自治区的体育改革文件中有一段重要的话“全面清理和规范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均向社会开放。”这意味着,过去阻碍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樊篱”,均要剔除。

  对于体育市场化改革能否达到万马奔腾共创新局的景象,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形态,有人可能还有疑问。但我们通过立于体育改革潮头的平果市的考察,可以得到肯定的结论。

  平果市开始提出把“体育立县”作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是在2009年。当时该县已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到县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盘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工作目标加以考核。2011年后,该县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项目补偿政策来扶持体育产业,并在县里设立2000万元的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到2014年全县的体育产业生产总值已达到3.22亿元,占到GDP的2.43%。

  体育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几个干巴巴的数据上。自2009年后,该县“体育立县”的发展战略换人不换“镜头”,已累计投入4.1亿元建设了体育场、体育馆、网球中心、中型室内全民健身中心、气排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室外篮球场、室内篮球训练馆等一批高规格的体育场馆,还规划建设占地500多亩的国家篮球训练基地、游泳馆和室外游泳池等,建成乡镇农民健身工程和村级篮球场一大批,这是实实在在摆在平果市群众面前并为他们所用的体育设施。现在的平果,每个在校生都会熟练掌握一门体育专长,每个月都有体育赛事,每个公园、乡镇文体活动中心都有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从2009年迄今,该县已举办过两届CBA季前赛、四大洲篮球挑战赛、两届国际网联女子巡回赛、两届国际男子职业网球挑战赛、全国女篮俱乐部联赛、NBL晋级赛、全国男篮巡回赛、全国女子排球联赛、男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等400多场国内外的精品赛事,到平果看比赛已成为新名片而声名远播。

  平果市的今天,就是各市县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明天。当各市县都把体育产业的发展当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时,还担心形不成万马奔腾共创新局的景象吗!

  开闸放水,吸引社会资本进体育领域

  按照过去体育事业的运行机制,政府投入多少钱都仍捉襟见肘,政府修的许多场馆反而成为沉重负担。现在,随着国家体育产业政策的变革,这种状况有望改变。

  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容小宁说:“国家这次体育事业制度的改革,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体育领域中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注重引导、服务和监管,以规划、政策等扶持投资主体,吸收大量社会资本投向体育领域。在目前条件下,欠发达地区政府可能还得以一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特定项目,这样才能够激发出体育产业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广西近年引进社会资本运作体育项目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平果市“体育立县”的经验,以及南宁李宁体育园、枊州水上运动竞赛项目、来宾万村农民篮球赛等成功运作,都曾获得过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

  华蓝围棋俱乐部运作城市围棋联盟及其赛事的成功,更是一个不用政府投入一分钱成就体育产业的典型。

  华蓝集团和围棋有联系始于其董事长雷翔喜欢下棋。

  2007年,前中国围棋协会主席陈祖德找到雷翔,问他是否愿意搞个职业围棋俱乐部,支持围棋事业发展?雷翔经过考虑答复是“行”。

  华蓝俱乐部走过了8年的风风雨雨。作为一个企业家雷翔总在想:“企业出这么多钱办这件事,应当能用企业的办法来运作围棋事业。下围棋能赚钱吗?”此后华蓝团队去欧洲、美洲考察足球、篮球的产业运行机制,去日本、韩国考察棋院的生存状态。得出的结论是,围棋也可以改造成“赚钱机器”,关键是把围棋打造成有强大社会影响力、为普通民众所接受的体育竞赛和消费品牌。

  华蓝向政府平价议购土地,投资近亿元建起了如今的南国弈园。这座造型别致的建筑集围棋培训、竞赛、餐饮娱乐于一体,年培训青少年围棋爱好者300人左右,举行比赛160场次左右,举办讲坛论坛20次左右,同时还开发出与围棋有关的系列下游产品,商业利润已超过了华蓝支持俱乐部训练比赛和薪资费用——俱乐部已能“造血”。

  有了初步经验,他们在自治区体育局的支持下,向中国围棋协会提出改变围棋赛制的想法,用团体接力方式取代个人手谈,用类似NBA的模式缔造围棋产业联盟,以期获得更好的市场关联度。中国围棋协会支持他们的探索。

  华蓝专门请了专家制定出适合团体接力的比赛规则,同时开发出能让棋手通过网络下棋的专用软件,在宜州、南宁组织了两次级别很高的试验性比赛,结果证明围棋赛场氛围高涨,比赛形式更适合商业运作和宣传包装。从这里,他们已看到了一个新的围棋比赛运作机制和围棋产业的存在方式。

  他们又上北京、去上海、到广州、走重庆,向投资商宣传这种新的围棋赛制和产业运作方式。“华蓝的俱乐部运作形式是可以复制的。把体育与文化、体育与媒体、体育与社会、体育与市场联系起来,做成一个城市围棋联盟来运作围棋赛事和产业,是可以使围棋产业做大的。”他们原以为投资商懂围棋的不多,会应者寥寥,不料一下竟有十余家投资商看出其中“窍门”,同意出资创办围棋俱乐部并加入“城市围棋联盟”运作“城市围棋联赛”。

  华蓝成功了!6月13日上午,当16座城市的18家围棋俱乐部到南宁开启2015-2016首届“城市围棋联赛”时,几乎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件事居然诞生在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自治区。

  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张冬梅说:“如果没有体育赛事制度的改革创新,华蓝集团只做一般性体育赞助,不会下那么大力气探索围棋产业发展。‘城市围棋联盟’的成功创建和运作,有其内在的发展动力。”

  华蓝能成功,雷翔能成功,广西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就不会有第十个、第一百个华蓝和雷翔?

  (记者 廖景标/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