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 广西铺就金融“高速路”

  去年,我区跨境人民币收付结算量1561亿元,列西部12省区第一

  配合“一带一路” 广西铺就金融“高速路”

  改革欲行,金融铺路。广西企业要走出去,基础建设大项目要推进,本地百姓和外国友人要享受“一带一路”下的货币业务便利,都要靠金融改革的支持。记者从我区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到,为了配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银行界正在进行各方面的改革与推进,铺就“有钱途”的“高速路”。

  广西企业走出去,有钱来“撑腰”

  广西企业走出去,首先面临的就是融资难。广西建工集团子公司——建工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曾经为此一筹莫展。广西建工集团一工作人员说,2014年6月,该集团在香港筹备成立建工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对国外市场而言,该企业还是新面孔,“大家都不认识你,怎么会把钱借给你?”

  该企业与工行广西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工行广西分行开立7亿元人民币内保外贷项下的备用信用证,凭借工行在国际金融界的影响力和信用评级,2014年12月12日成功在香港发行1.13亿美元的债券。这种方式,不仅快速聚拢了境外资金,而且资金成本比贷款要低。据介绍,这是广西在港首笔内保外债业务。

  对于广西其他“走出去”的企业,工行也加大了支持力度。比如,为广西水电工程局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境外工程承包项目,提供了1.3亿美元的出口买方信贷,实现广西银行业商业性出口买贷业务零的突破。

  据工行广西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工行已在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就拥有在1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的120多家分支机构;而中国银行海外资产总额7813亿美元,海外机构630家,覆盖42个国家和地区。国有“四大行”在“一带一路”上广泛的布局,使得广西企业不论走到哪里,都有钱来撑腰。

  创新模式,把境外“便宜”的钱引进来

  有了聪明的银行帮忙,本土企业走出去,有钱可用;而在本地寻求发展,也能把境外“便宜”的钱引进来。2014年11月28日,在自治区政府的组织下,广西首批跨境人民币贷款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由中国银行广西分行牵线、配合,中国银行泰国子行分别与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广西方元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合作协议,为3家公司发放了总金额为2.5亿元的跨境人民币贷款。

  记者了解到,跨境人民币贷款,是国家给予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之一,是一种新金融模式,也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一银行业内人士介绍,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利率、期限由借贷双方按照商业原则,在合理范围内自主确定,融资的综合成本相对较低,有时可能比境内同期基准利率低1~2个百分点。再加上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境外结算的增加,以及人民币在国际上地位增强,境外银行的人民币储备也有一定规模,资金也有流回本土“挣钱”的愿望。

  中行广西分行工作人员说,跨境人民币贷款,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节约资金成本,提升配置资源的能力,促进广西与东盟、南亚国家形成人民币投融资循环圈。

  跨境人民币结算,广西稳坐西部头把交椅

  记者从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了解到,2014年,我区全年跨境人民币收付结算量1561亿元,同比增长54%,累计突破3700亿元,多年来都列西部12省区、8个边境省区第一,人民币超越美元成为广西跨境收支的第一结算币种。

  目前,我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已取得重要成效,广西-东盟跨境人民币资金“高速路”基本建成。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开展一年多来,有效提升了广西对外开放水平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大大降低了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其中,跨境人民币资金划汇平台的建成,使跨境资金划汇成本减低了80%左右,同时也加快了金融资源集聚广西的步伐。

  今后,我区银行业还将扩大跨境人民币贷款规模,吸引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广西。推动丝路基金支持广西重大基建和产业项目,促进与东南亚的能源资源、港口铁路、网络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扩大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到全区,探索开展个人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支持“电商广西、电商东盟”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