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抗旱抢插水稻13万多亩 挽回损失5.74亿元

  贵港干群齐心抗旱魔

  抢插水稻13万多亩,挽回损失5.74亿元  

  贵港市委书记王可(右二)检查抗旱情况。 

  入春以来,贵港市遭受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天气。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措施得力,目前旱情得到缓解,农作物生长良好。据初步统计,抽水抗旱抢插水稻面积13.3万亩,灌溉面积20.6万亩,旱坡地农作物抽水浇灌面积112.7万亩次以上,挽回农业经济损失5.74亿元,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打下了扎实基础。

  紧急救灾不误农时

  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当地的降雨量为:2月比历年同期偏少约5成;3月比历年同期少3-5成;4月比常年同期少约7成,偏少程度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之最。由于前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水库蓄水量同比都少,全市所有水库有效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以上。港北、港南、覃塘三区已出现重度干旱,桂平、平南出现了特旱,严重威胁着今年的春播、春种及农民收入。

  面对严重的春旱,贵港市委书记王可、市长李新元多次深入桂平、港北等受旱较严重的乡镇实地调查,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市委副书记雷应敏多次批示各级各部门,要尽快解决春耕备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到各县市区检查指导旱情。3月13日,市政府召开抗旱保春耕紧急会议,副市长肖明贵部署了抗旱保苗保春耕工作。旱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抗旱保苗保春耕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发动干部群众全力抗旱保苗保春耕,主要领导亲自到重旱地区现场办公,实地指导抗旱工作。

  由于领导重视行动快,赢得了抗旱工作的主动权。截至5月11日,贵港顺利完成早稻的播种计划,部分插早的水稻已进入分蘖够苗期,农作物长势良好。

  下拨资金抽水抗旱

  “竹马、大理、大新等屯,现在有水抽了,请大家马上抽水抗旱。”近日,在港北区庆丰镇太同村,村民们奔走相告。该村约有800亩稻田的灌溉和1300多人的饮用水以前由附近金碑水库供应,因水库已经干涸,群众只能通过大型水管从达开水库西干渠抽水,又由于缺乏大型抽水设备,群众只能望水兴叹。港北区政府了解到情况后,迅速从财政紧急调拨30万元给该村购置抽水机、水管等设备,拨款当天傍晚通水。

  在桂平市白沙镇满塘村、丰垌村,利用各种抽水设备从郁江加大抽水量,大型挖掘机开挖水渠,群众则利用自家的抽水设备把水抽到稻田里,到处都可看到干群协力、共同抗旱的繁忙景象。这是该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调拨抗旱资金解决群众困难的缩影。

  截至5月11日,该市共投入各项抗旱资金达1692万元,修复机电灌泵站5座,检修清理断水河流20条,解决旱区没水插田面积13万多亩,已插水稻抽水灌溉面积20万多亩,旱坡地农作物抽水浇灌面积112.7万亩次以上,群众纷纷点赞。

  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自召开抗旱保春耕紧急会议后,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为抗旱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水利部门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督促各大中型水库抓住降雨时机蓄水,确保春耕用水;组织各乡镇群众开展渠道清淤,减少水量浪费;提前做好春耕用水调度方案,把放水时间、流量明确告诉灌区所在乡镇。

  市农业局制定并下发了相关技术指导意见,派出技术人员深入抗旱第一线,指导农民抓好“三免”“三避”以及间套种等科学抗旱技术推广,动员群众采用地膜、稻草遮阳避晒,增施有机肥和保水剂等措施,保苗保增收。

  气象部门全力以赴做好人工增雨抗旱作业,3月初至今,各市县区分别组织实施了5次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100万吨。

  农机部门协调抽水机、柴油机等抗旱机械,采取微灌、滴灌、轮灌等生产技术措施进行抗旱保苗,减少损失。

  全市上下通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截至4月30日,投入抗旱人数31万人次,投入泵站238处、机动抗旱设备1.2万台套次,击退了旱魔。

  育秧中心发挥奇效

  “梁老板,我是木格盘古种粮大户黄德芬,还有秧苗卖吗?”“有,明天可派人过来拉。”贵港实施农机与农艺融合、育秧工厂联大户的新模式,在今年旱情严重时,为解决种粮大户育秧难、秧苗质量差等问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为种粮大户及周边群众提供了优质秧苗,还为抢季节赢了时间。

  近年来,贵港市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9家工厂化育秧中心、5个简易工厂化育秧大棚,今年早稻育秧插大田面积达5万多亩。

  去年,贵港种粮面积100亩以上的大户有217户,但育秧难、秧苗质量差一直困扰着种植大户规模的扩大。农业部门急群众所急,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建立“育秧工厂联大户”模式,促成两者“联姻”:育秧工厂实行订单作业,为种粮大户既提供优质秧苗,还提供代耕、代插、代管、代收割等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现代农业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