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 生态移民十万人,移出一个新天地

  4月28日,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中山路,“毛南家园”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一期工程1250套住房的主人,是大石山区里的贫困群众。

  其中一套属于明伦镇何狂村覃耀放一家4口。去年,全家人均收入仅2400元,如何能购房?他说:“房子是限价房,比市场价低了不少,有政府补助,还有贴息贷款,咬咬牙就挺过来了。”

  河池敢为人先,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将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扶贫成本高的困难群众易地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

  2004—2014年,全市搬迁贫困人口10.4万人。2014—2020年,规划搬迁23万多人。

  A

  精准摸底突出重点

  需要搬多少人,多少人愿意搬,搬到那去,怎么搬?这些问题弄不清楚,搬迁就无头绪。精准摸底,成了扶贫生态移民的先行工作。

  该市早安排早部署,2014年1月启动调查摸底工作,两次组织县、乡、村工作人员进屯入户摸底核实,掌握具备搬迁条件的户数和人口规模,精准定位搬迁对象,调查核实其姓名、身份证号、贫困状况等,为规划提供了翔实、精准的材料。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河池重规划,抓重点。精心制订搬迁规划和实施方案,突出以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以下自然屯等为搬迁重点,防止出现“搬富不搬穷”。

  故土难离,有的贫困群众不愿搬迁。河池就重宣传、抓氛围,以文艺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相关政策,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在南丹县里湖社区安置点,白裤瑶风格的房子引人注目。河池在移民点的建设中重布局,抓特色,融入瑶族、毛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彰显地域特色。

  农民进城,不是有了房子就完事。河池坚持把移民住房建设与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相结合,统筹住宅区和产业区建设,力求安置区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B

  因地制宜灵活安置

  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有利发展的原则,河池市灵活合理确定安置方案,探索实施了多种安置模式。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搬迁。依托县城、重点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安置点,不仅安置了贫困群众,还拓宽了城区,提高了城镇化率。如都安瑶族自治县,移民搬迁新增了1.1万城镇人口。

  结合打造旅游景点搬迁。依托民族特色、长寿文化、山水风光等旅游资源,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南丹县把移民和白裤瑶文化保护传承相结合,在里湖乡规划建设“千户白裤瑶风情园”。

  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屯搬迁。全市规划至2020年,整体搬迁823个10户以下、未通公路的自然屯。

  在安置点选择上,以就城镇、就土地、就交通为原则,方便群众搬迁的同时,利于移民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对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生态脆弱地区群众以集中无土安置为主。对故土难离、不仅具备无土安置的群众,实施以山上搬山下、就近就平搬迁、就交通便利搬迁的分散有土安置为主。

  据统计,目前河池正在实施的33个安置点中,无土安置10个,有土安置23个。

  C

  着眼发展谋划产业

  贫困群众搬迁了,没有产业,还是脱不了贫。河池始终着眼移民的后续发展,坚持把产业发展、移民就业作为扶贫生态移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通过园区引进企业,让移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从山里搬出来的蓝晓宁,在家门口的一家电子厂上班,月收入近3000元。都安依托临港工业园区、农民创业园,引进电子厂等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5500多个。

  发展特色产业助移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在迁出区和安置区建设农产品基地,发展核桃、桑蚕、香猪等规模化种养。同时,发展红心香柚、猕猴桃、珍珠李、竹藤编织等短平快特色产业。

  加强安置点配套商业设施建设,通过发展商贸实现就业创业。大化瑶族自治县设置商业、建材交易、民族工艺品加工交易等市场,为搬迁农户提供了充分就业岗位;其中第一批入迁户,每户在建材市场配套安排有20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3000元的商业面积,可自己创业当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