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加速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今年力争搬迁4500户约2万人

  近日,记者从市发改、扶贫部门获悉,我市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推进迅速,各县区均成立了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指挥协调机构,制定了2014年县级扶贫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完成了2014年搬迁对象的登记造册工作,基本确定我市2014~2020年计划搬迁4.5万户约18万人。今年力争搬迁4500户约2万人。

  我市12个县区中有9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长期以来,我市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开展扶贫攻坚战,想方设法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然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截至2014年底,我市仍有85.9万贫困人口,约占全区贫困人口的六分之一。据扶贫部门调查统计,现有的贫困人口当中属于人多耕地少、生态环境恶劣、居住分散、扶贫成本高的人口占比将近65%。这些区域的贫困户,靠居住地自身的发展很有局限,必须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才能摆脱贫困。

  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是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需要。目前,纳入我市扶贫生态移民安置范围的主要有8类人群,即人均耕地少、生存生态环境恶劣的贫困农户;居住分散、扶贫成本较高的贫困农户;有搬迁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原安置点条件较差、库区两岸失稳且有搬迁意愿的库区移民;国家自然保护区规划范围需要搬迁的农户;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需要集中安置的对象;历年异地安置租用土地安置的农户;地质灾害点需要搬迁的农户。根据自治区相关扶贫生态移民安置补助政策规定,搬迁群众将获得一定的补助。

  自去年自治区提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后,我市各县区迅速行动起来,成立工作小组深入到各村屯宣传扶贫生态移民政策,调查摸底群众意愿,精细统计了愿意扶贫生态搬迁群众的数据及结构;编制扶贫生态移民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安置的对象、安置的方式,做好搬迁对象后续的生产和就业扶持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扶贫生态移民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搬迁群众“移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最终目标。如田阳县按照“产移结合”的规划,把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与特色农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发展种植10万亩优质芒果,种植8万亩(含复种)反季节蔬菜,为外迁群众提供参与劳作平台;依托毗邻产业园、古鼎香物流中心、城东农贸批发市场、壮城、田州古城和筹划建设的义乌商贸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搬迁群众通过劳务输出、经商、发展产业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在项目周边落实约1000亩土地作为产业发展用地,引导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产业园,为生态移民提供大量的用工岗位,让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同时,推进公务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落实公共服务配套政策,出台创业资金扶持、劳动就业培训等多达10种政策扶持群众自主创业。凌云县则编制了《凌云县2014~2020年扶贫生态移民规划》,拟到2020年完成愿意搬迁的扶贫生态移民群众的搬迁工作,并划定泗城镇旦村百花片区及下甲乡汾洲片区共1900亩土地作为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拟以市场运作方式进行高端开发,真正解决该县生态移民安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