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实体经济后劲足 连续6年保持经济优质增长

  广西北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北海市以钉钉子精神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产业,连续6年保持经济优质增长,新常态下,保持着“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做强实体经济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而产业的发展则是工业化的具体体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北海市委书记王小东直言,作为后发展地区的北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补上工业化这一课。

  近年来,北海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临港新材料产业及石化产业这三大支柱产业,三大产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通过做强园区和实体经济,北海市的产业格局从原来的第一、第三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园区集聚效应逐渐显现。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从2009年起,每年平均以近60%的速度增长,一年一个台阶。

  在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热连轧生产线上一段段火红的合金钢锻正在下线,公司总经理何潮说,在去年钢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仍然盈利。主要是企业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体系。

  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北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6亿元,财政收入127.39亿元,北海成为广西14个地市中地区生产总值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年初制定目标的城市。

  高起点 高标准 高科技

  2月初的北海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在北海市中电产业园内,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冠捷集团的北海基地里一片繁忙,从64英寸的大屏监视器,到世界上最薄的液晶显示器;从时下最为流行的一体机,到3D音响电视这些高端产品也将贴上“北海制造”的标签走向全球。

  “2014年,全球显示器需求量总体下降,但‘北海冠捷’产量却与上年相比翻了近一番,突破500万台。”冠捷显示科技(北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詹益熙说,北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高品质的政务服务,正吸引着更多优秀企业进驻,集团正考虑将总部基地迁至北海。

  而此前,全球最大的软件服务企业美国甲骨文公司、全球最大的音频设备生产企业三诺集团、全球存储行业领导者朗科科技、中国酒店软件行业领军企业石基信息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早已聚集北海。

  王小东说,作为后发展地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降低能耗,北海面临双重压力,在产业选择上必须科学决策,项目引进上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倾斜,2014年北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76%。

  北海从项目引进之初就直接在增量上调结构,降低能耗的同时,为经济增长注入原动力。

  谈到为何选择北海,詹益熙说,近些年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与其他行业一样,电子行业也面临着产业转移,越南、柬埔寨等国虽然土地、劳动力便宜,但工人素质、基础设施建设不如这里,而且这里离东盟也比较近,辐射面广。

  “企业只要来到北海,就只管生产,与政府部门有关的事情,由园区管委会全权负责。”北海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京燕说,园区推行的是“保姆式”服务,企业可以全身心抓发展。

 

  科学发展保持不竭动力

  “朗科、冠捷、建兴光电等企业已经逐步将总部从沿海迁到北海。”北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曾琳介绍说,一些在东南亚投资的企业也准备向北海转移。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北海市外贸进出口额35亿美元,同比增长29.7%。

  王小东说,适应新常态,一方面,我们要不负重托,力争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另一方面,要遵循客观规律,考虑现实条件,确定“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目标,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快于北部湾经济区其他城市。

  “竞走的特点是既要走得快,又要姿态优美。”王小东说,发展中的北海如同一位竞走运动员,要想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下一步,既要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又要努力扩大开放合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钱学明点评:

  北海市的实体经济创新之路,注重经济效益,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无疑是北海的最佳定位。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北海经济得以稳定持续增长,从而又带动第三产业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发展结构和发展方式也更加科学。 (原载《半月谈》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