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北海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宜居之城。王宏武/摄
2014年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810亿元,占据广西七成份额。图为出口加工区繁忙的生产场景。宋刚明/摄
北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图为北海海景大道廉州湾一景。 李君光/摄
石化产业已成为北海经济发展“定海神针”。图为中石化北海炼化厂区一景。李君光/摄
临港工业建设风生水起。图为气势恢宏的诚德新材料产业园。 邓培燎/摄
中国最美丽海岛涠洲岛已成为广西最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黄少文/摄
北海再次入选“中国十佳空气品质城市”。王宏武 /摄
铁山港正朝向亿吨大港竞发。
2014年,北海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在全国197个机场中位居前50名之列。 谭瑞军/摄
高铁开通仅一年北海火车站发送旅客205.8万人次,到达旅客196.4万人次,一举成为广西第四大客运火车站。李君光/摄
“数”说北海跨越发展“新常态”
在连续5年GDP保持年均增长17.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3.2%的高速增长基础上,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众多城市纷纷下调预期经济指标的情况下,北海市却在2014年这个非常年份里各项指标再次呈现满堂红——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856亿元、127.4亿元、1597.9亿元,增长12.5%、12.1%、22.7%,是全区14个地市中唯一既实现年初预期目标又保持两位数GDP增幅的城市。继续着“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的鲜明特点,该市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北海终于打破潮起而兴、潮落而衰的历史宿命,进入持续健康发展新常态:一个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城市内生力不断夯实;一件件民生事业发展,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条条空中航线、一列列飞速高铁,“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延续着开放的生机与活力……
挺直产业脊梁,共圆跨越发展“北海梦”
1月25日,北海中电产业园内,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冠捷集团的北海基地里繁忙一片,一台台崭新的显示器从这里走向全球……2014年,全球显示器需求量总体下降,“北海冠捷”产量却与上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突破500万台。而就在本月初,全球最大的软件服务企业美国甲骨文公司落子北海高新区,建设面向全国的第二个人才产业基地。而今,除甲骨文、冠捷外,全球最大的音频设备生产企业三诺集团、全球存储行业领导者朗科科技、中国酒店软件行业领军企业石基信息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集群北海,让业界刮目相看!
无独有偶,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华南地区最大的广西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亚洲最大火力发电示范区、北海林纸一体化、中电集团北部湾智慧生态电子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投资45亿元的“民企入桂”重要成果——和润集团仓储物流及大豆饲料蛋白项目开工建设,北海诚德集团年产量120万吨、产值达150亿元的高端不锈钢冷轧带材项目、北海惠科电子科技产业园,北部湾海洋重工万吨级船舶修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一个个重大项目浓墨重彩地描绘出北海工业经济发展绚丽场景。
曾几何时,北海数度起落,究其根本就是缺乏产业支撑。“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而产业的发展则是工业化的具体体现!”自治区党委常委、北海市委书记王小东直言,作为后发展地区的北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补上工业化这一课。2010年开始,北海通过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等三大千亿元产业实现强势崛起。2014年,三大产业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81.3亿元,占比达80.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包括软件服务业和电子保税物流业)总产值突破810亿元,同比增长24.6%,占全区电子信息产业近七成产值,稳坐广西头把交椅;石油化工在中石化北海炼化项目2013年已经满产和价格下滑的情况下,通过挖潜改造,产值实现303.9亿元;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生产线的北海诚德新材料项目,已形成年产160万吨不锈钢坯料、82万吨低镍合金、8万吨高镍合金生产能力,去年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包括北海工业园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北海高新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等在内的6大产业园区累计产值达1483.05亿元,增长25.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8%。
回溯6年时光,北海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09年的236.5亿元跃升至2014年1597.9亿元,几近7倍。如今已阔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北海,在北部湾经济区和广西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从2008年到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区排位,地区生产总值从第10位上升到第7位,财政收入从第12位跃升到第6位、增加了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第13位跃升到第5位、增加值从第13位跃升到第6位。在产业“补好课”的同时,北海实现了生态“不丢分”。2014年北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76%,大气环境、水环境、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主要“绿色”指标领先广西,再次入选“中国十佳空气品质城市”。全市近海红树林面积则由2009年的4500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5100公顷,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比翼双飞”。
北海打破了城市发展辉煌屡屡“昙花一现”的宿命。“北海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北海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子,这条发展路子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也符合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北海的期望。”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对北海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聚拢”民生底气,打造“幸福之城”
从桂海高速驱车南下至北海,80米宽的银滩大道花香怡人,沿着这条广西最美滨海公路而行,气势恢宏的北海园博园、水天一色的冯家江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崭新的城市新区,一路园林一路景。
“北海经济发展持续领跑全区,让我们实施民生工程有了更足的底气。”北海市市长周家斌说。2009年以来,北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发展思路,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过程变成了不断惠及群众的过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努力让每一位市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三期“民生路网工程”,终结了36条“烂尾路”“断头路”历史;
城市内涝整治和百日攻坚行动深入推进,主城区内涝点由2011年以前的83处减少至目前的16处。
220条小街小巷经过改造,平坦、畅通、整洁,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
千里乡村公路畅通工程实施3年,建成500多个行政村、自然村的1018公里水泥路,惠及全市60%以上的农村人口。
一批批新建的住宅小区、公寓,一座座新学校、幼儿园、医院、卫生院、文化广场,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踩着经济发展持续领跑全区的坚实步伐,一项项民生工程实施起来更有底气。2014年数据显示,北海市在教育、文化、社保、医疗卫生等财政基本公共服务累计支出35.89亿元。全市超七成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增长11.6%。2014年,北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818万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79元、增长10.2%。
随着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愈发增强,北海城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投资者和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入。2014年,仅仅5年时间,北海机场旅客吞吐量就由50万人(次)增长到100万人(次),刷新北海航空市场的纪录,在全国197个机场中位居前50名。如今,北海机场有航线17条,通航城市18个,每周约242班航班,运营航空公司达10家;2014年,高铁开通仅一年,北海火车站发送旅客就达205.8万人(次),到达旅客196.4万人(次),单日最高到达及发送旅客2.7万人(次),各项数据创建站最高,一举成为继南宁、柳州、桂林之后的广西第4大客运火车站。高铁的开通不仅提升和改善了北海的铁路网,更让北海紧密地融入北部湾城市群。昔日“史上最闲”的萧条火车站,如今人气飙升,实现华丽转身。
“最中国生态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块块金字招牌,是近年来北海城市建设成就的最好见证。
挖掘“开放富矿”,再续“海上丝绸之路”千年情缘
从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到近代连通国内外的商埠,从中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到千帆竞发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成员,从几度起落到近几年来各项经济指标持续高速领跑广西的开放合作新亮点。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开放合作一直是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面鲜明旗帜。
今年2月9日,由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旗下北海邮轮码头公司运营的“北部湾之星”号邮轮,将循着2000多年前先贤的足迹,从北海出发,经由越南岘港直达马来西亚关丹港,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征程中再续前缘。
北海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最早的城市之一、北部湾经济区重要城市,一直以来,北海市委、市政府筑牢开放合作的平台,率先开辟了与东盟国家的海上航线,是广西与东盟国家开展友好城市建设最多的城市。近年来,北海赴东盟国家旅游航线开航达1500多个班次,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跳出北海看北海、立足当前看未来”,“扬起开放风帆、推动科学发展、共筑增长一极、建设宜居北海”,成为北海开放思维最好的注脚。
近年来,北海成功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到北海投资;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加工贸易、电子信息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多项指标增幅排全区首位;相继被国家批准为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2011年12月,以“开放、团结、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在北海隆重举行。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毛里求斯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广西、福建、河南等海内外156个客属社团6500多位客属代表和嘉宾齐聚南珠古郡,共襄盛举,共谋发展。
中国-东盟博览会,一个增进合作、扩大开放的平台。北海抢抓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机遇,不断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开放合作,对东盟进出口贸易额已连续10多年保持正增长,一批批洽谈签约的电子信息、石化、商贸等北海市重点发展产业,已经在北海的广袤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4年,北海市外贸进出口额35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增幅高于全区全国水平,外贸进出口额首次突破30亿美元大关。
北海已经进入产业带动发展“新常态”,随着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经过“三年跨越”洗礼后继续乘势而上、浴火重生的北海,将成为广西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更为耀眼的支撑点,在北部湾经济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曾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