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不利形势,北海市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各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亮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820亿元、127.39亿元、1650亿元,增长12%、12.1%、26%,是全区14个地市中唯一实现年初预期目标并保持两位数GDP增幅的城市。在连续5年GDP保持年均增长17.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3.2%的高增长基础上,去年又逆势上扬且表现抢眼,北海用生动的“大数据”继续展现“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的跨越发展“新常态”。
为了实现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为核心的三大千亿元产业强势崛起,北海近年来积极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2014年三大千亿元产业共完成产值1312.9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2%,继续发挥着“定海神针”作用。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包括软件服务业和电子保税物流业)总产值突破810亿元,同比增长24.6%,占全区电子信息产业近七成产值,稳坐广西头把交椅。石油化工在中石化北海炼化项目2013年已经满产和价格下滑的情况下,通过挖潜改造,产值实现303.9亿元。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生产线的北海诚德新材料项目,已形成年产160万吨不锈钢坯料、82万吨低镍合金、8万吨高镍合金生产能力,去年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与此同时,2014年,北海工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包括北海工业园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北海高新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等在内的6大产业园区累计产值达1483.05亿元,增长25.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8%。
2014年,北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597.9亿元,是2009年236.5亿元的近7倍。
据了解,通过“工业补课”,北海甩掉了“无产业支撑”的旧帽,在北部湾经济区和广西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明显提升:2014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从2008年的第10、第12、第13、第13位的“老幺”位次,跃进至第7、第6、第5、第6位的中游行列。
在产业“补好课”的同时,北海实现了生态“不丢分”。2014年北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76%,大气环境、水环境、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主要“绿色”指标领先广西,再次入选“中国十佳空气品质城市”。全市近海红树林面积则由2009年的4500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5100公顷,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比翼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