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突围 奋力腾飞
——我市2014年工业农业发展成效盘点
银海铝材生产车间。
2014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建塑市、农业稳市、商贸旺市”的发展战略,坚持“大兴产业、完善提升、聚集人气、控制规模”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走“四型”之路,克难攻坚,奋力开拓,谱写了跨越发展的新华章。
工业经济突破困境逆势而上
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低,总量小、基础差、底子薄,产业结构单一,这些是我市工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工业兴,则来宾兴。打造来宾经济升级版,实现来宾整体实力争先进位,关键在工业,主战场在工业。”在2014年2月的全市工业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志刚强调,发展工业,是来宾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抓工业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把工业摆在全市中心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加快来宾经济发展,关键在工业,成败在工业。如何推动传统产业华丽转身、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工业转型升级,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2014年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并出台了7个配套文件,明确了工业发展方向和目标,要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质量效益为核心,全面实施“1321”工程,全力推进“551”重点实施计划,大力实施工业“四大会战”,努力实现工业投资、企业实力、园区基础设施“三突破”和产业发展水平、招商效能、创新能力、县域工业发展“四提升”,推动工业经济走出一条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绿色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按照这一思路,我市以“四型”发展为方向,开展工业“四大会战”“千名干部入企业”等活动,向新型工业化之路前行。
去年7月,曾4次停产的银海铝业的重新复活,给我市铝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经过市委、市政府的不懈争取,去年自治区批复了“铝电结合”方案,推动铝产业全面复产达产。铝产业的逆境突围,是我市工业经济突破困境逆势而上的一个缩影。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工业“四大会战”和“保姆式”服务的推动下,一些生产经营陷入危机状态的企业逐步走出困境,我市工业也止跌回升,实现恢复性增长。
2014年,是我市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加速发展之年。我市通过抓转型、调结构,茧丝绸、汽车机械配件、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民族医药、建材、新材料等产业释放新活力,呈现较快发展势头,成为推动经济腾飞的新引擎。目前,新兴产业占比达到10%。
一份工业成绩单很好地诠释了我市工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突出成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新增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各两家;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服务中心投入使用,9家科技企业入驻;来华投资区申报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专家组评审。全市重点建设工业产业项目90个,完成投资27.7亿元;新竣工重大项目27个,新开工项目32个。
特色现代农业助农增收
岁末,走进位于来宾华侨投资区凤凰农场的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3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里的胡萝卜长势喜人。受供需因素影响,丰产期我市胡萝卜整体销售情况不比往年,但示范区内的胡萝卜却不愁销路,因为这里的蔬菜已经通过无公害蔬菜认证。
“我们的胡萝卜早已通过合同销售给柳州老板,价格是去年定好的。”菜农表示,无公害蔬菜、订单农业是他们增收致富的法宝。示范区内水肥一体化、科技诱虫灯和种牛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高科技手段以及现代特色农业给周边群众带来的高效益。目前,该示范区内的无公害蔬菜、葡萄、种牛三大产业,形成了循环发展产业链,大大提升产业附加值。
近期,该示范区刚刚通过自治区考评组验收,将成为我市第一个自治区级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示范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带动当地农业增收致富。这也将极大带动“辐射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市长白希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来宾市作为农业大市,要想向农业强市转变,必须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去年,我市突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除糖料蔗产量下降外,粮食、桑蚕、水果、蔬菜四大产业种植面积呈现稳增长态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
2014年,我市6县(市、区)都建立有两个以上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全市共有500个以上粮食高产示范户和100户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专业大户。全市桑园面积达56万亩,增加0.9万亩,增长1.7%,鲜茧产量预计突破6.35万吨,实现面积和产量“三连增”。全市水果品种结构调整和低产果园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全年水果面积达52万亩,水果产量预计达43.5万吨,同比增加3.74万吨。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132家。
此外,我市还加强农业标准园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培植一批标准高、管理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全市面上农产品生产质量提升。目前,我市“三品一标”认证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已获得农产品地理保护登记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8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8个、绿色食品论证3个、有机食品认证5个,覆盖面积已扩大至250多万亩。另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也促进了水果、茶叶、蔬菜、桑蚕等6个国家和自治区级园艺标准园建设。
2014年,我市通过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全市农业经济取得了新成效。据初步统计,全市农民人均收入7836元,同比增加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