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优势还看种养 2014年广西农业经济稳步向前行

  2014年,广西农业顶住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和动物疫情三重冲击,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示范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种植业全年目标任务完成良好,养殖业站稳脚跟保持增长,显示特色种养业的强大优势和韧性。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预计增长11%,以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和2.5个百分点以上的领先幅度,既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也高于全区GDP增幅。

  种植业:优势产业地位稳固

  据农业部门初步统计,今年广西种植业大多表现亮眼,特色优势产业地位稳固。

  粮食连续增产丰收,总产单产再创新高。各地依靠科技提单产促总产,粮食平均单产333.46公斤,比上年提高3.66公斤,又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1534.4万吨,比上年增产12.6万吨,为9年来最高产量。过去产需存在缺口的城乡居民口粮,如今已经自给有余。

  糖料蔗减产成定局,新榨季糖价或反弹。由于糖料蔗收购价连续三个榨季下调,2014年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516万亩,比上年减少约115万亩,减幅7%;加上在“威马逊”“海鸥”两场强台风袭击中受灾严重,预计2014/2015年榨季全区进厂原料蔗总产6100万吨,比上榨季减少995万吨,减幅约为14%。广西蔗糖约占全国2/3,专家估算新榨季全国蔗糖减产可能接近200万吨,3个榨季以来国内产能加上近200万吨进口配额造成供过于求数十万吨的“买方市场”,可能逆转为国内产能加上进口配额还会短缺100万吨以上的“卖方市场”。

  水果量增价格更好,农民收入喜增三成。全区新增果园面积50万亩,使全区水果面积保持1500万亩以上,增长4.5%;预计全年水果总产1222万吨,增长8.9%;产值326亿元,增长31.5%;全区农民人均水果收入约766元,同比增长30%。总面积与糖料蔗不相上下的水果,在今年农民增收中贡献突出。

  蔬菜播种面积稳定,产值突破500亿元。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700万亩,比上年增加43万亩,增长2.6%;总产量2500万吨,比去年增产109万吨,增长4.5%;蔬菜产值510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增长7%,成为种植业中首个500亿元产业。

  蚕茧产量全国居半,连续10年稳居首位。全区桑园面积285万亩,比上年增长3.3%;全年蚕茧产量33万吨,比上年增长2%;广西桑蚕约占全国总量50%,连续10年稳居首位。

  食用菌首破百亿元,特色食用菌规模占鳌头。据统计,2013/2014年度全区食用菌鲜品年产量再创新高,达120.26万吨,比上年度增长15.57%;食用菌总产值首次超过百亿元,实现100.12亿元,比上年度大增33.85%。广西双孢蘑菇产量连续两年全国第一,红椎菌年产量及桑枝食用菌规模在全国独占鳌头。

  特色产业新锐迭起,后起之秀方兴未艾。广西茶叶在两年一度的行业评比中获奖阵容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获奖等级和数量最亮丽的省区之一,预计2014年茶叶产量5.6万吨,毛茶产值28.51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3.9%、1.93%。广西作为全国中药材交易和出口最大集散地,201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120万亩,产值40亿元。广西在全国已被确认为长寿元素“硒”最富集之地,富硒农产品异军突起,经济效益特别好;2014年已有开发基地31个,比上年增加16个,大增1倍多;富硒农产品产量1.14万吨,产值2.16亿元,比上年增加1.74亿元,猛增近两倍。

  养殖业:三重冲击稳步前行

  生猪价格下跌、H7N9威胁、强台风袭击——2014年对于畜禽水产是个“多事之秋”,在大农业中分量最重的广西养殖业处变不惊,政府、企业和农户联手抗击市场波动、疫病反复和灾害多发的三重压力,同时“蒙难”的牲畜、家禽和水产,全都站稳脚跟、逆风前行。

  据水产畜牧部门初步统计,2014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332万吨,同比增长4%;肉类总产量424.2万吨,同比增长1%;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1345元,增长0.5%,农民人均渔业现金收入172元,增长9%;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亿元,同比增长21.6%。

  水产养殖行情造好,受灾仍成新增长点。虽然连遭强台风袭击,在全国处于强势地位的广西罗非鱼、对虾、牡蛎、龟鳖等特色养殖优势不减,大水面渔业快速扩大,以“娃娃鱼”为代表的亚冷水渔业在桂中、桂北风生水起。预计全区罗非鱼产量增长14.3%、对虾产量增长4%以上、牡蛎产量增长约3%左右、龟鳖养殖约突破10万户,同比增加约3000户,亚冷水性鱼类产量增长15%。

  全年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其中罗非鱼得益于加工出口拉动,价格升幅高达20.69%,海产品平均价格同比上涨8.8%,2014年广西渔业产值、利润增幅大于产量增幅,实现两位数增长。

  生猪家禽受重创不倒,脚跟站稳生产恢复。上半年,受生猪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下滑和H7N9疫情等影响,生猪、家禽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每出栏一头肉猪亏损400元以上,是近10年来养猪亏损最严重的一年。生猪价格从7月开始回升,最高达到16元/公斤,近期回落到14.6元/公斤左右,全年养猪盈亏基本持平。家禽价格从4月起回升以来,全年平均家禽业略有盈利。下半年生猪、家禽出现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年生猪出栏增长3.5%左右,家禽出栏与上年持平。

  草食动物持续看好,养殖效益大幅增加。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项目带动了牛羊产业发展,今年农户采用“架子育肥饲养”方式,出栏一头肉牛获利4000元左右,出栏一只肉羊获利600元左右。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场(户)有较大幅度增加,标准化、良种化水平相应提高。

  龙头企业扛起大梁,合同保价收购畜禽。广西养殖龙头企业在灾难中集体发挥“顶梁柱”作用,普遍坚持按合同保护价收购加盟农户出栏的生猪和家禽,通过加工、储存等方式应对市场风险。2014年养殖业新认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家,使全区水产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11家,其中国家级9家、自治区级60家,带动363万农户。广西养殖业专业合作社也健康发展,全年有33家合作社通过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选,128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得到财政专项发展扶持资金1084万元。

  ■短评

  形成特色增加优势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广西GDP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均回归到“一位数”的增长速度,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却保持“两位数”高速度增长,特别是在遭受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和动物疫情三重冲击之年,取得这一成绩真是难能可贵。

  细看今年广西农产品实物量的增长,其实普遍是“一位数”,而且多是比GDP增幅低得多的低增长。然而,再看广西农产品特别是特色优势产品价值量的增长,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不仅是“两位数”,而且是“2”字头(如水产品)、甚至是“3”字头(如水果、食用菌)的两位数增长,更甚之是“倍位数”(如富硒农产品)的超常规增长。看懂这些关键数字,农民保持两位数增收的个中奥妙就一目了然了。

  再看一下这些价值量高增长的农产品,无不在全国举足轻重,不少多年保持全国强势地位,有些更是全国独一无二。巩固这些“特色”,发挥这些“优势”,广西就能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