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迈向“深水区”

  城乡统筹就是为了城乡一体化,使群众从区域、身份等束缚中解脱出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开启幸福美好生活。

  今年以来,我市以重点领域突破和示范引领为抓手,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以“六权”统揽、“全域”覆盖,“整村”推进为特色,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重解决制约“三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土地确权颁证后,我们心里很踏实,土地权益有了更为可靠的保障。”手捧着“红本子”,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作为农业大市,我市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抓紧抓好农村产权确权颁证这项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和吸收试点经验,加强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整合各级人员力量,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按照“三年三步走”目标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有序有效铺开“六权”确权工作,进一步明晰了农村各类产权权属。

  “六权”确权不断扩大覆盖面,夯实了土地流转变现的基础。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是全区首家地级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现已开展交易业务。依托这个平台,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变现增值。同时,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为土地流转提供场地设施、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合同范本等全方位服务,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此外,我市还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化城乡资源配置,解决好民生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有利于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

  我市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扶贫开发机制等领域改革创新,从项目、资金、力量等方面优先向农村倾斜安排,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社会管理资源和力量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健全城乡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大力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试点,推进平安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向乡镇、村延伸,全市现已建成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1058个。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强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垃圾处理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充实保洁员队伍,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目前,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78%,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94%,金融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行政村覆盖面达92.43%,城乡差距持续缩小。

  建设“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壮大,成为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骨干力量。着力推进100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0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说起玉东新区,就会谈到“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这是我市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条件最成熟、政策支持最集中的先行先试示范区。

  如今,放眼该示范区,中国南药园、农业嘉年华、蓁蓁生态农业观光园……一个个项目正在抓紧施工,一派热闹的景象。该示范区以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和示范化“六化”为基本要求,力争达到现代特色农业出彩、新型城镇化出彩、农村综合改革出彩、农村生态环境出彩、农民幸福生活出彩,努力实现人们幸福生活的“五彩田园”梦想。

  创新涉农金融服务机制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大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为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今年以来,我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加快农村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增加机构网点,为农村提供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拓宽涉农主体融资渠道,促进信贷资金倾斜支持“三农”发展。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和“三农”保险,稳妥推动农村和农业保险发展。鼓励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推动涉农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有效防范和分散信贷风险。截至今年11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52.56亿元,增幅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