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果生态旅游区吸引不少市民前往体验。
图为2012年9月邕宁区旅游线路开通,游客到园区体验一把。
邕宁已建成万亩红龙果标准化生产基地。
一块块错落有致的坡地上,一株株绿色的红龙果苗攀爬在一根根灰白色的水泥柱上,长势繁茂,场面壮观。这是记者日前在位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的红龙果生态旅游区看到的胜景。种植红龙果的经济效益如何?联团村村民韦启形高兴地说:“去年我种植2亩地的红龙果,每亩纯收入有1万多元!”据介绍,通过“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生产模式,邕宁区的红龙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红龙果生产基地。
红龙果是南宁振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1999年从台湾引进在南宁试种成功的火龙果优良新品种。它皮薄肉厚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具有种植容易、管理简单、成熟快、产量高等特性,当年种植次年即可收益,在超市每公斤售价高达36元。红龙果每年开花结果10多批次,丰产期亩产鲜果可达2000公斤以上。此外,它还具深加工潜力,可开发生产成饮料、美容等产品。从2000年开始,该公司开始投入巨资进行规模化开发种植,现在邕宁等地已建立了近2万亩的红龙果标准化生产基地。
介绍创业之路时,南宁振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汉文感慨不已。林汉文曾是一家外资企业贸易部的副总经理,辞职后承包了荒山种植红龙果,期间备尝艰辛。好不容易等到第一批红龙果长出来了,却因其外观不好,果质不甜,而一时无法打开市场。
困难面前,林汉文选择了坚持,并决定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以“公司建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带领当地农民一起干。在生产方面,除了公司承包土地种植开发,还带动他们自愿投入土地、劳力等来“合伙”,公司则提供苗种、技术支持等服务;在经营方面,优价统一收购当地农民生产的红龙果后,通过企业的市场优势,实施品牌化营销。结果,双方实现合作共赢。公司生产的“红振企”牌红龙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邕宁区党委、政府也因势利导,推出火龙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邕宁区农业局副局长黄少红介绍,目前该区红龙果种植户每立下一根水泥柱就获得6元资金补贴、每种下一株红龙果苗则获得1.5元钱的资金补贴。
有了政企联手“舞‘龙’头”,当地农民种植红龙果的积极性大为提升。韦启形是联团村一位68岁的农村留守老人。他在尝到种植红龙果的甜头后,今年又扩种了8亩地,成为附近乡镇知名的种植红龙果“示范户”之一。“以前自己费尽口舌,但有的村民不太愿意跟着干,” 林汉文开心地告诉记者:“现在不用做什么思想动员,大家的干劲就提起来了。今年联团村又有10多户农户跟我们签署了合同,准备把自家的一些好地全拿出来种植红龙果。”据统计,今年邕宁区计划新增红龙果种植面积6000亩。
火龙果产业,在邕宁区正变得红火起来。去年9月16日,邕宁区首条乡村旅游观光线路 ——“蒲庙(五圣宫)――红龙果生态旅游区”已正式开通,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目前,南宁振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正策划在南宁市创办红龙果系列加工厂,同时决定三年内在邕宁区的百济等乡镇新增1万亩红龙果种植园。今年1月,该公司与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共建的广西火龙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通过政府、企业、农户三方联动,把政府强农惠农政策与企业做强做大和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脱贫致富的资源和力量进行有效整合,继续做大做优火龙果产业,从而走出一条扶贫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