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革

凤山县 县委宣传部

总稿量:20 推荐:2 头条:0

作者专区风采

周恩革:从农民通讯员到签约摄影师  
  上世纪80年代初,我高考落榜,回家务农。跟当时许许多多的落榜青年一样,我伤心过、迷茫过。 
1984年的一天,在一次赶集时,我看到乡政府大门通道里,贴有一张小报纸——当地媒体创刊号。最让我关注的是报上文艺副刊的版面。我平时就爱写点小诗、小品文。我当时觉得,文艺副刊版是离我最近的文艺园地了,我不妨多看这份报纸,合适时多给她投稿,从这片小小的园地开始耕耘自己新的人生。
那时候,家乡没有电,更没有电视,看报是我学习、写作的唯一依靠。后来,我被推选为村里的干部,我的最大收获就是“以权谋报”,乡政府帮村里订的当地媒体等报纸,我都是第一个认真看的人。
乡下每3天是一圩日,我经常为了看报而赶街,一到街上就到邮政所要报纸,要到报纸后就一路看到家。当时,我家到街上有近20公里的路程,且多是山区小路,人走要三四个小时。等我走到家,报纸的主要文章也基本看完了。
看报纸之后,我的心痒痒的,很想给报纸投稿。1986年6月22日,我的第一篇小幽默作品《计划生育》在当地媒体的副刊版上刊发。一个月后,我收到当地媒体寄来的一张一元的汇款单。
一篇小文章,一块钱的稿费,就如一颗星星之火,在我的心底慢慢燃烧。从此,我更加有信心、有干劲,更积极写稿。写稿的体裁也从文艺作品拓展到新闻报道,并还不时写些生活常识类的稿,报纸上有什么栏目我就写什么稿。
还在担任村干时,我很积极去乡里参加会议。因为去开会,一来自己可以到乡里要报纸来看,二来可以接触乡干部和其他村的干部,了解全乡和各个村的情况,寻找写稿线索。
1992年12月,我出席乡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听了乡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后,发现好多代表提案都得到落实。会后,我深入采访,写了一篇《倾听民声不负众望长洲乡政府兑现人大代表提案》的稿子投到当地报纸,几天后就被采用了。
我知道,自己稿件成功刊出的背后,都离不开报社像蓝英坚、黎平、韦孟生等那些热心编辑指导的结果。有编辑的精心指导,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功夫不负苦心人,1991年至1993年,我连续被当地报纸评为先进通讯员。
回想当时写稿的情景,真是不容易。首先是农忙、家务忙,当时的我还有公事在忙;其次是当时农村没有电,也不通车,出去采访全部是步行、爬山,晚上看报、写稿只有昏暗的煤油灯;再次是书写稿子全部是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抄,等写好稿子后,还要步行三四个小时到乡邮政所寄出。
1992年10月10日,当地媒体发表了我的一首诗《自勉》,这首诗就是我当时作为农民通讯员的真实写照:身本农夫亦弄笔,旁人不解笑心痴。朝披野露勤劳作,夜伴鸡声苦构思。雨打蓑衣押妙韵,犁翻霜雪觅佳诗。吟出尽是悲欢事,何问功名成几时?
后来,我通过招干,到乡政府工作,岗位换了一次又一次,工作环境也变了一次又一次。没变的是我写稿的爱好、写稿的执著,还有与当地报媒的深厚感情。
2006年4月,我有幸调到凤山县委宣传部工作。可以说,这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让我成为“名符其实”的职业写稿人。从那时起,我写稿更是如虎添翼,给新闻媒体投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为了多渠道采写新闻,我还自费买了照相机。一有空,我就一部照相机、一架摩托车,在全县各乡村风里来雨里去,积极采写、拍摄新闻图片。2010年到2011年西南大旱期间,我天天早出晚归,奔赴在抗旱救灾一线,采写新闻稿,拍摄新闻图片。仅2011年,我被新华社发图片通稿就有150多幅,被《人民日报》采用新闻图片7幅。

2007年以来,我被当地媒体采用各类稿件达340多篇,连续7年被当地媒体评为优秀(先进)特约记者、优秀(先进)通讯员。2009年,我被新华社吸收为签约摄影师;2010年和2011年,我还被新华社广西分社评为优秀签约摄影师。

作者周恩革  单位 凤山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