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区:“旅游+”持续升温

  宜州区刘三姐镇马山塘村的自行车绿道,成为一道风景线。 韦克文/摄

  盛夏炎炎,记者走进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故里景区,只见游人如织,旅游团一个接着一个来到这里,浏览美景,聆听山歌,观赏民俗,品尝美食……

  近年来,宜州区旅游持续保持“高温”。今年上半年,该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0.22万人次,同比增长28.69%;实现旅游消费44.01亿元,同比增长37.06%。

  这得益于宜州区今年以来以巩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成果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旅游+”推动产业融合,进一步丰富旅游新业态,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旅游实现提质发展。

  “我们通过全域资源整合、全要素综合配置、全社会合力推动,实施一系列项目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全面优化提升。”宜州区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区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多规合一创新改革,编制了《河池市宜州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推动“旅游+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目前,该区的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刘三姐故里景区核心区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自行车绿道一号线二、三标段正在加快建设当中;龙洲岛旅游度假区正在开工建设环岛公路和山顶自驾游露营基地主干道公路及道路两旁绿化工程;六妹景区的开发建设规划已通过审批;祥贝乡世外桃园景区已开放试运行。

  “草把龙舞节目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草根艺术,值得进一步挖掘。”近日,来自广东湛江市旅游团成员许可鸿在宜州观赏了一系列民俗表演活动后说。

  文化是旅游的魂。今年以来宜州区广泛开展“旅游+文化保护传承活动”。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融入“壮族三月三·宜州嘉年华”系列活动中,邀请了德国科赫姆市的外宾、广西区内外嘉宾、专家学者以及重要客商一起欢度佳节,不断提升刘三姐文化影响力,充分释放文化助推旅游发展的潜力。今年6月8日,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正式揭牌开放;会仙山景区安防项目申报工作获得国家文物局通过;完成永定土司、八角亭、古坡画马岩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完成了8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安全大检查,确保了文物安全。今年上半年,宜州区文化旅游部门通过开展田野调查、实地拍摄采访等,推进石别镇清潭街重阳节敬老孝道活动;有效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草把龙”“中秋祭月”“过火海”等非遗项目。目前,“过火海”项目成功列入河池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旅游+商品开发”也是宜州区的一个着力点。该区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商品行业协会、怀远广西民间工艺传习基地、宜州区职业中专、嘉联丝绸等旅游商品企业的工作指导,强化旅游商品研发、包装,提升旅游商品档次,并于今年5月组织9家旅游商品企业到浙江义乌参加第十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和2018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提升旅游商品的知名度。

  宜州区把旅游与扶贫有机结合,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工程。今年以来,该区进一步完善古文村、板纳村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开发、建设祥贝乡拉托村、白伟村、古文村、车头村和屏南乡版纳村等5个贫困村旅游项目,目前已完成祥贝乡古文村旅游停车场、祥贝乡拉托村和白伟村旅游厕所建设。同时,依托旅游资源,因地制宜,以德胜镇上坪村刘三姐高效农业生态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和古文村乡村旅游区为重点,打造“一村一品”的“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线路,并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带领贫困村群众抱团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