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挖掘优势资源 打造旅游富民强县新产业

  河池7月12日电(记者 杨志雄)广西河池市南丹县旅游资源独具异质,神奇多姿,当地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全力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出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和线路,打造旅游富民强县新产业,取得良好成效。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是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黔桂铁路、西南出海大通道210国道和六宜高速公路横跨全境,河池机场距县城35公里。东接世界著名自然遗产地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北靠贵州平塘著名的甲茶景区,西往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南通刘三姐文化旅游地,处黔桂旅游圈中心地位,在贵州、四川、重庆与海南、广东、广西游客互流中发挥着旅游集散地重要功能作用。

  南丹县官方介绍,当地拥有优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国旅游资源8大主类31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中,南丹县8大主类齐全,31亚类南丹有27亚类,占87.10%,155个基本类型南丹有101个,占65.16%。

  白裤瑶族是中国最古朴、最原始、最神秘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3万多人,其中2万5千多人生活在南丹县里湖、八圩瑶族乡,因其独特完整的原生态生活习俗,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其铜鼓文化、婚丧文化、陀螺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寨居文化等民俗风情独具魅力,倍受世人关注,堪称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精品”。

  南丹土司形成于宋、繁荣于明、衰落于清、结束于民初,历经931年,是中国实行土司制度最早,结束最晚的地方;南丹矿山开采始于唐朝,已有千年历史,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锡都”;炼丹遗址留存至今,是古代养生与道教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之地。

  南丹县拥有瑰丽神奇的自然风光,素有“奇山奇水奇洞,奇树奇果奇物”之称,境内翠峰、溶洞、石府、河流纵横交错、山清水秀、魅力无限,曾让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留连忘返,留下了“粤西皆石山森幻,惟此景独见”,“亦得此第一奇胜,不负数日走磨牙吮血之区也”等众多感叹之句。

  此外,南丹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16.9℃,最冷月平均气温7.6℃,最热月平均气温24.9℃,全年人体最舒适气候期达9个月,最适合人类居住;境内林木葱郁,森林覆盖率高达70%。宜人的气候和优质的生态造就了南丹优良的避暑养生环境。

  当地官方称,近年来,南丹县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2013年以来,南丹县政府投入新开工建设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共9类135个,旅游基础建设全面夯实,游客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南丹荣获“广西园林城市”、“广西森林城市”、“自治区卫生县城”、“南珠杯”竞赛一等奖等称号,并打造出里湖白裤瑶风情小镇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名镇;里湖王尚、怀里、巴哈,芒场巴平等村屯先后被评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生态文明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目前,南丹县景区景点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当地投入10亿元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丹泉洞天酒文化景区初步成形,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认定。其中,“洞天酒海”藏酒洞独具震撼力,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最大天然藏酒洞”称号,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流量30万人。

  歌娅思谷•中国白裤瑶生态民俗风情园景区按国家AAAA级景区规划,其以作为体验白裤瑶民俗风情和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享誉区内外,已获评为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和广西十大特色民宿客栈酒店。

  巴平万亩梯田景区为广西通达条件最好的梯田景区,按国家AAAA级景区规划,是集梯田自然奇观、摄影写生天堂、土司农事体验、避暑休闲为一体的绿色诗境家园,已获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区内外知名度迅速攀升。

  南丹温泉旅游度假区按国家AAAA级景区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新钻探的温泉井在地下1650米处成功出水,出水口水温达62度,每小时出水量达20吨,日出水量达500吨。温泉度假区扩建浴身区等升级改造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洞湖下水依托原生态的山水美景开发成为吸引度高的农业休闲体验型乡村旅游区,获评为“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区”。2013年以来,乡村旅游直接带动全县780多户贫困户3300多人脱贫,旅游扶贫成效显著,获评为“河池市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示范点”。

  此外,八穿河地下大峡谷水利风景区成为河池市首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恩村洞景区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大厂矿山旅游景区、清水河谷漂流景区等新景点正在积极筹划中。

  南丹县旅游局官员介绍,南丹县不断加大“丹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多次组织国内专家、地方学者对白裤瑶民俗文化、千年土司文化、丹泉酒文化、矿冶文化、炼丹文化、农耕文化等进行深度挖掘,形成了完备的“丹文化”体系,在城乡建设、景区打造等方面处处显现“丹文化”元素。

  目前,白裤瑶铜鼓舞、土司演武节、壮族蚂拐节等南丹传统节庆相继得到光大,白裤瑶铜鼓舞还先后应邀到法国等地演出。南丹勤泽格拉(猴棍舞)和瑶族服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名录;《白裤瑶打陀螺》、《壮族服饰》、《丹泉酒酿造技艺》、《苗族服饰制作技艺》、《白裤瑶葬礼》、《壮族板鞋舞》六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丹县旅游品牌宣传推介不断亦取得新突破。当地创作南丹县歌《南国之丹》,提炼形成旅游宣传口号“南国丹城·白裤瑶乡”,精心筹办 “丹•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加强省际合作、旅行社联盟合作,已成功打造 “风情南丹•醉游荔波”高铁旅游线路,开通了广东茂名和湛江到南丹的旅游专列,形成珠江三角洲及港澳游客一条新兴的旅游线路,南丹旅游热点正在形成,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官方介绍,目前,南丹县有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3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区级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1个,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区级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各1个。南丹县先后获得“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县”、“中国最佳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佳原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我们充分发挥旅游辐射带动作用,在精心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同时,与农业产业开发、民族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事业有机融合,促进周边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南丹县旅游局官员称,2013年以来,南丹县投资4亿多元实施旅游扶贫富民工程,因地制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旅游合作社+基地+农户”、“能人+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直接带动780多户贫困家庭3300多人实现增收脱贫。

  通过旅游精准扶贫带动,南丹县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加快。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出台后,2015年预计全县贫困人口减少7000人,2014年、2015两年预计全县贫困人口共减少13430人,“十二五”末贫困发生率降至13.52%。(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