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农村金融改革助推“三农”发展

  前两年,家住凤山县长洲镇百乐村贫困户罗昌八先后获得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贷款13万元发展养牛,目前存栏黄牛32头,总价值近20万元。这是凤山县创新农村金融改革服务“三农”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凤山县把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与解放思想、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金融资源,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县金融服务“三农”基础不断夯实。

  把农村金融改革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使金融信贷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适应新常态,该县要求全县领导干部切实解放思想,强化机遇意识、超前意识和担当意识,认真研究国家政策投向,主动与国开行、农发行等国家政策性银行对接,争取在交通、城建、产业等领域得到金融扶持,推进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向农村群众广泛宣传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精神,加大贫困地区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打消群众顾虑,鼓励群众大胆使用农村金融信贷资金,使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成为助推凤山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把农村金融改革与重大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金融资金的杠杆作用。在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中,该县注重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与项目建设契合点。2014年,该县同时开工凤山至凌云(逻楼)、天峨至凤山(凤山段)两条二级公路,总投资8.29亿元,国家补助5.35亿元,缺口资金2.94亿元需要地方配套。由于该县无力自行解决缺口资金,该县主动对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通过用两条二级公路进行抵押担保,获得贷款资金2亿元,既解决项目地方配套资金难题,又充分发挥金融资金的社会效益。2015年,上级下达该县棚户区改造任务4077套,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根据有关棚改贷款政策,为该县安排棚改贷款2.82亿元,使该县棚户区改造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把农村金融改革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有效利用金融政策的扶持作用。为使农村金融改革真正发挥服务“三农”作用,该县注重理顺政银关系,通过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推进农村金融资金向农业产业扶持倾斜。为确保信贷资金放得出、收得回,该县筹集1000万元作为扶贫小额贷款风险担保金,县农村信用社按 1:10的比例向农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并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有效破解了贫困户“贷款难”、银行“难贷款”、贷款管理难等问题。农民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作用明显。

  把农村金融改革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开创“金融+互联网+核桃林下养殖”精准到户扶贫新模式。为扩展农村金融信贷资金服务领域,实现农村信贷资金服务作用最大化,该县把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今年来,该县利用33万亩核桃林地资源,选择一万个贫困户发展林下放养核桃鸡,每户贷款1万元。同时,该县还注重扩展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引进茶百科(北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凤山,采用电商企业与贫困养殖户联盟方式实施“互联网+核桃林下养殖”精准扶贫模式,有效推进扶贫工作开展。

  经过一系列改革创新,该县金融服务“三农”发展作用明显加强。凤山县委书记廖锦成表示,下一步,凤山将继续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