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强化金融体系建设 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宜州讯 近年来,宜州市以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总目标,以支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着力点,以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持续加大金融对“三农”、中小微企业及地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全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积极开展“农金村办”示范点建设和“引金入宜”工作,选择基层组织建设好、生产生活条件好、金融意识强的行政村开展“农金村办”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逐步全面铺开。同时,设立园区金融服务示范点,开展“行长进园区”活动,建立方便快捷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园区金融服务便利度。截至目前,宜州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9家,营业网点74个,证券类金融机构1家,保险类金融机构12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家,金融投资公司1家,逐渐形成了主体多元、结构合理、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在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中,宜州市金融部门注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广覆盖,鼓励和支持地方保险公司开展涉农政策性保险业务,扩大水稻、糖料蔗、养殖业、水果种植业、林业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及乡村旅游、农家乐等领域保险的覆盖面,并在德胜、石别、庆远、三岔、怀远、祥贝等乡镇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点,逐步完善了农村保险服务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宜州市政府还与金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扎实开展信用乡(镇)、村(社区)建设活动,有效利用金融资源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截至2015年,全市累计建立农户信用档案6.5万户,占信贷业务农户的100%;完成祥贝、洛西、洛东、福龙、三岔、屏南、石别等7个信用乡镇、51个信用村的创建工作。目前,宜州市各行政村均设有转账电话、POS机或自助宝等设备,依托行政村农资经销点、村级日用商店,为农户办理小额现金取款、转账、查询、缴费等业务,实现了农户足不出村就能够办理金融业务,不断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2015年,全市共设有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12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特约商户达2167户。

  涉农贷款担保方式不断扩大。近年来,宜州市各类银行积极拓展信贷新领域,大力扶持新农村建设农民建房、扶贫移民异地搬迁建房、林权抵押等贷款。其中,农合行2015年共发放农民住房贷款8196万元,帮助3460户农户建新房;支持福龙瑶族乡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建设150户600人,预计贷款资金投放1000万元至1500万元;发放林权抵押贷款42笔,金额1022万元,总发放用于植树造林及林产品加工贷款2.4亿元。

  涉农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稳步推进。在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中,宜州市各金融机构通过进一步拓展适合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出台各项信贷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放贷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贷资金投放量不断增长。2015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27.87亿元,比年初增加7.12亿元,增长5.90%;各项贷款余额为81.95亿元,比年初增加7.62亿元,增长10.25%。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桑蚕茧丝绸产业,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公司+基地+农户”“担保公司+企业(个人)”“茧商贷”“茧贷通”以及“公司+茧商”等贷款模式和信贷产品,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特别是蚕桑茧丝绸产业及农村群众贷款难问题。 (韦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