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种植火龙果 治荒又致富

  初夏,走进平果市果化镇和太平镇的大石山区,只见一片片火龙果基地生机盎然,红色果实让人垂涎欲滴。原先沙石裸露,寸草不生的石漠化石山,如今成了村民的淘金宝地。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该县石漠化的面积达83368公顷,石漠化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3。其中,太平镇和果化镇是该县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方。

  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实施生态重建”的背景下,该县经过详细调研,引进耐旱作物火龙果来改善荒漠化现状,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石头堆里种出新财富

  石头缝里长出摇钱树?如果时间再早5年,家住太平镇的陆永文也一定会觉得那是天方夜谭。2007年,由于在遍地石头的山区实在找不到生财之道,陆永文决定到广东闯荡。在广东,陆永文从事的是电子耳机的组装工作。虽然身在外地,但陆永文却一直关注着家乡的消息。2010年,太平镇决定大力推广火龙果种植,不仅给予果农足够的补贴,还给予技术支持。陆永文心想,在太平镇野生的火龙果就不少,即便是石头堆里火龙果也能生长,这也许会是个不错的尝试。

  辞掉工作回平果后,陆永文以每亩300元的价格租下了300亩满是石头的土地,虽然是一大片别人看不上眼的土地,陆永文也难掩兴奋。“刚开始的时候自己贷了一点款,每亩地政府还给1800元的补助,很多问题都解决了。”陆永文说。火龙果属于耐旱、耐瘠性作物,只需一点泥土和水分就能够生长,日常护理也比玉米、黄豆省心。

  一般而言,火龙果第一年就可以获利,3~4年时间就可达到丰产期。今年是陆永文种植火龙果的第4年,他说,按照目前火龙果平均每斤4元的价格计算,自己的200亩果园每亩能结出2000斤火龙果,一年内能结10批果实,并且已有很多老板向他下了订单,销路完全不用愁。

  在陆永文的带动下,太平镇许多村民加入到种植火龙果的行列。据统计,截至目前,太平镇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6178亩,预计今年投产4600多亩,产值将达2760万元。

  政府既给资金又送技术

  谈起火龙果的推广,曾在果化镇龙何种植基地大力推广火龙果种植的邓卫灵至今仍旧感慨万分。“刚开始的时候没人相信火龙果这东西,很多人持有这样的观点,玉米、黄豆至少还可以填饱肚子,火龙果能干什么。” 邓卫灵说。为了加速火龙果的推广,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推进石漠化治理进程,该县县委、县政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出台了大量补助政策,包括“以工哺农”政策,即县里每年拿出约1亿元工业财政资金补助特色农业,新种植火龙果的农户可得到每亩1800元的经济补贴,补贴内容包括果苗、水泥种植杆和化肥等必需品,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户的经济负担。

  推广火龙果,技术很关键,为让农户充分看到火龙果的经济效益,果化镇在每一个种植点都安排技术员给农户进行专业技术辅导。此外,经过技术人员研究,火龙果在长到1.5米高时能很好地形成分支以增加产量,只要在地面上竖起水泥杆就能很好地帮助火龙果攀爬,因此果化镇火龙果种植基地也大面积引入了水泥杆种植的技术版本。

  “2009年,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种植火龙果,2010年很多农户质疑这个项目,2012年火龙果已经全面普及。因为火龙果产量高、销路广,不仅在本地供不应求,还通过各种销售渠道运往广东等地,所以现在没有人再质疑火龙果种植了。”果化镇宣委李正发说。如今在果化镇,全镇种植火龙果的面积已超过10000亩,形成了龙何火龙果基地,并打造出了“十里火龙果长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带,实现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火龙果产业扶贫全部覆盖大石山区的5个贫困村,涉及近150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5000人,火龙果产业成了果化镇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直接将企业建在石头地上

  好的项目从来不缺乏淘金者,在太平镇和果化镇打响火龙果品牌后,火龙果种植以强劲的势头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驻这块曾经以石头著称的土地。在太平镇,在以冠强火龙果种植基地为主力的6家企业进驻后,该镇不仅扩大了火龙果的种植面积,火龙果的产业链发展也取得新的突破,企业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雄厚的资金使火龙果的发展如虎添翼。而在果化镇,广西金国正火龙果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先后进驻,在打造果化镇十里火龙果长廊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带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将平果打造成中国火龙果之乡

  如今,驱车行驶在太平镇和果化镇的路上,很难想象这原本是一块石漠化的土地。太平镇和果化镇的成功经验为全县治理石漠化,实现农户增收提供了典范,从2014年起,平果在全县29个大石山区“产业空白村”实施了“扶贫攻关红火全覆盖”工程,火龙果种植渐渐扩展到了整个平果市。截至目前,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2.92万亩,其中石漠化山区种植面积达1.96万亩,火龙果已成为该县一大特色农产品,平果市也正在积极申请“中国火龙果之乡”称号,这一块曾因为石头而绝望的土地将再一次因为“石头”而重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