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这里还是荒郊野岭,想不到现在成为县城中心,光是门面租金,平均每年就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在县城就业门路广,年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日前,巴马瑶族自治县寿乡大道城北易地安置区段一移民安置户张自达笑着说。这是巴马县众多搬迁安置群众幸福新生活的一个缩影。
巴马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是全国著名特困县,特别是东山乡、西山乡、所略乡和燕洞乡的石山村,“九分石头一分土”是其真实写照。面对“穷山恶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坐地生财”几乎不可能。要想改善极度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向“山外”搬迁、寻找出路是有效途径之一,这也成了该县历届党委、政府的共识。
早在1989年,该县便在全区率先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试点项目,通过“山区搬丘陵”安置形式,创新创办了那社乡响拉、六达,燕洞乡子帽村六力、农料,巴马镇巴定村、三公里坡等易地安置林果场,搬迁安置东山、西山、所略近300户贫困户。如今,这些贫困户通过发展林果业、养殖业,基本上实现脱贫致富。
之后,该县继续探索出依托城镇、乡镇集市的“无土安置”和“山上搬山下”等安置模式,优先选择居住条件艰苦,但有一技之长、富于创业精神且自愿搬迁的搬迁对象进行搬迁安置。
1996年,该县借助北海市对口帮扶的机遇,总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设城北易地安置区,安置贫困户和经济能人户800多户,并无偿提供宅基地给大部分搬迁对象。如今的城北易地安置区,成为寿乡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排近300户安置户住宅成为商业旺铺门面,仅靠门面租金,整个安置区移民年收入就达300万元以上。
2003年,借助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契机,该县先后搬迁和重建燕洞、龙田、百林、那桃等乡镇和片区的农贸市场,并在新改建农贸市场周边安置1100多户经济能人户和贫困户。如今,这些农贸市场周边,民族风情浓厚、独具寿乡特色的民房如雨后春笋般一座座拔地而起,移民过上幸福的城镇新生活。
2005年以来,按照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该县采用“山上搬山下”模式,整体或部分搬迁巴马镇三公里坡、所略乡拉盘屯等1800多户9000多人,到交通等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在解决各项基础设施条件方面节约了大量资金支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共易地安置4100多户2万多人。在各移民安置点,住房难、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六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解决搬迁群众的吃住行问题后,还得想办法提升移民群众的致富能力,真正实现搬迁目的。该县通过组织移民参与技能培训,引导移民积极参与从事经商、服务、加工、运输等行业及外出务工等,逐步实现了其经济收入来源多样化,基本达到了“搬得出、住得稳、富得起”的目标。据统计,这些搬迁安置户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全县人均纯收入,且明显高于搬迁前水平,如城北易地安置区,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万元,各乡镇农贸市场周边安置点人均纯收入也超过5000元。同时,搬迁户迁出地的土地得到退耕还林,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据悉,今后,该县将以重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的“巴徐巴册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建设为示范带动,不断加大易地安置工作力度,使更多的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致富。
(许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