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港城镇:借沿江优势 做好“江”文章

  港北区港城镇地处郁江边,江水穿城而过,带来的不仅是水土丰美的地理环境,还有开放、包容的气质和生机勃勃的活力。近年来,该镇利用沿江优势,积极做好“江”文章,加快了发展速度。

  郁江见证着港城镇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不久前,记者走进港城镇龙井村护龙屯,只见世代群居于此的蓝衣壮妇女至今仍保留着裹蓝头巾的习惯,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她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土生土长的蓝衣壮妇女梁爱月又想起了年轻往事:改革开放前,村里男尊女卑的观念很严重,妇女们整天只能围着灶台、孩子转,不但不能随便出村,就连唱山歌被发现也是要挨打的。天性爱唱山歌的蓝衣壮女青年只能在夜间偷偷出去唱,或者走路到县城大东码头附近“转悠”,跟在那里等候的男青年“对上眼”后,坐船到江对岸去对唱山歌,避开村里的人。改革开放后,龙井村里的男青年纷纷外出务工挣钱,妇女们也不甘示弱,三五成群地扛上锄头铲子进城打工。梁爱月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我在离村不远的工地上班,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每月轻轻松松就能挣到两千多元!”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港城镇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记者在港城镇采访时,该镇党委书记庞雄伟刚从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现场回来。他告诉记者,这个产业园是市委、市政府今年重点推进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落地实施、粤桂两省合作的典范。该项目一期位于港城镇旺华村,占地约500亩。为了确保项目能在今年内顺利开工,港城镇在时间紧、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按照“突出重点、集中人员、精准发力、逐个击破、速战速决”的工作方针,安排了5名班子领导和20多名骨干,集中精力,在两个月时间日夜奋战一线,最终顺利完成征地工作。

  和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一样,东山多用途泊位工程、东环路项目、梧贵高速路项目等一批事关港城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也顺利完成,为加快项目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依托临江优势,港城镇努力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发展临江工业聚集区,吸引大批项目进驻。目前,港城镇聚集了香料、饲料、化肥、建材、木材、塑胶等10多类产业约100多个品种的民营企业,逐步形成了以年产值18亿元以上的扬翔公司为龙头的饲料产业,以生产加工销售无公害优质大米为主的大福穗公司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以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芭田生态复合肥公司和以年均出口创汇3000万元、产品远销欧美日等国家的杰新香料公司为龙头的化肥化工产业,以永固新型建材为龙头的建材产业等。

  港城镇还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按照 “港口—园区—城市”互动发展战略以及市区镇合力建城的要求,多措并举抓城镇化建设工作。近年来,中强普罗旺斯、欧景蓝湾、城市怡景、联邦国际、金都名筑、龙湾丽水、东城阁、万豪景苑、康城小区、宏桂城市广场、盛世名都等房地产项目在港城落户,不仅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品位,更加速了港城镇的城镇化进程。

  在做大做强房地产业、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港城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引进王府井商贸城、银座华隆、苏宁电器和梦之岛、红星美凯龙等商业项目,完善和提升了城市商业中心功能,打造了一道亮丽的商业风景。

  在临江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强力推动下,港城镇经济实现飞跃发展。2005年以来七次荣获贵港经济发展“十佳乡镇”。近三年来,该镇财税收入连续三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11年财税入库2.658亿元,2012年达3.226亿元,2013年达4.28亿元,今年1至9月又完成财税入库27982.5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