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文化。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因此,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在工作中,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提高全民生态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首先,抓好公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通过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大力倡导和积极践行生态文明行为,培养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行为意识。其次,抓好生态科学知识、环保知识普及教育。通过汇编教育读本,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第三,抓好自主管理,养成良好习惯行为。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实施环境卫生治理项目,积极发动群众做好环境整治,形成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二是以培育绿色消费为目标,引导和规范生态消费,大力促进资源节约,防止过度消费和污染。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它是一种适度消费、节约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和无污染消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生。要从本地区、本乡镇乃至各村屯的生态状况出发,根据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确立消费度。在生产生活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在资源保护中,注重资源节约、重复利用等。通过倡导和实施绿色消费,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绿色消费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要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要和安全健康,真正实现可持续消费。
三是以保护承传和利用生态文化资源为目标,积极开展生态文化保护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等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在创建工作中,要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通过打造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文化廊、风景秀丽的景观带和人山水和谐的休息园,使区域性的秀丽山水风光与整洁的卫生环境相匹配,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充分利用多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做到保护承传和利用统一协调,真正能够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发展生态文化中,将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融入产业发展之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通过文化产业发展,让人们在使用文化产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与选择,借以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自觉履行人对自然生态的责任和义务。
四是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首先,要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淡化GDP考核,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励机制。其次,在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同时,建立操作性强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倒逼机制等,并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监督机制。监督机制要以“群众参与”为重要抓手,设置生态环保信箱、成立民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组织、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制度等等。通过管护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把干净清洁卫生的农村环境长期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