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曾经使大量农田变为非农业用地,城市污水污染农田,加之农民也期望耕地转为非农用地以迅速致富,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农业在大城市中是被吞没、被废弃的。这样做的结果,带来建筑过密,空间和绿地过少,环境质量趋于恶化,直接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们提出了建设“有农的”城市,发展都市农业。
而就我国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也对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城市郊区的农村来讲,如何利用好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日前,中国科协年会的论坛之一,由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新农村建设与都市型现代农业论坛”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两个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郭焕成多年来一直从事都市农业的研究,他在出席论坛时发言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城市、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农业,与城市经济和生态系统紧密融合,主要类型包括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等。
在谈到都市农业的意义时,郭焕成说,都市农业的提出,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高度发展以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的一种期望和探索,它深刻地表现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由原来的相互排斥、对立,变为互补、融合,农业的存在已经成为健全优美的城市的一种客观需要。都市农业能就近提供城市需要的农产品,为现代化都市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功能,同时也是城市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另外,都市农业还具有“窗口农业”的作用,由于现代化程度高,可以为其他地区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起到样板、示范作用。
正是从城乡和谐的理念出发,郭焕成指出,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并非单纯追求规模和产量,而必须强调保护环境。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都市农业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更多地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在谈到新农村建设时表示,由于我国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必须要发展现代农业,包括都市农业也是如此。以农业产量来说,美国玉米每公顷产量10吨,而我国只有5吨;以农业拉动就业来说,美国农户数量不到全国人口的1%,但是与农业相关的就业人数达到了18%。而这些都是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因此,在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潜力巨大。
近年来,北京市一直在着力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多名北京市农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此次论坛上,也结合具体实践,发表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北京市农委副主任张贵忠表示,新农村一定要有新产业,而都市型农业就是一个重要的新产业。张贵忠表示,就北京经济发展来讲,农业比重虽然不大,但是涉及到几十万农民,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北京的科技优势是很突出的,但北京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还远远不够,科技兴农还有很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