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城郊:农网改造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

工作人员正准备去检查线路

 

工作人员正准备去检查线路

芦笛三村村口的美景

 

芦笛三村村口的美景

  桂林市秀峰区鲁家村是全区乡村旅游示范点,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当年的6100元跃升至现在人均超1.5万元。这让座落在芦笛4A景区旁的“芦笛三村”(庙门前、张家、合家)颇受启发,迅速成为该区生态乡村建设新的“试验田”,并出台改造计划。“芦笛三村”改造以“新型生态旅游村”规划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主动性,彰显独特的文化符号。庙门前村还修缮了漓江画派创始人阳太阳先生的故居,新建的广场,让新村更富“书卷味”。走进三立村一栋栋小洋楼映入眼帘,统一的淡黄色外墙与绿树、青山、碧水勾勒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为助力政府创建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城郊供电公司早在新村建设时,就开始申请落实三村的配套施工改造工作。公司总结多年来经验和做法,主动承担,对市政府试点的农村配电标准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保证农村安全、可靠、优质供电,而且力求线路与村景和谐美观。公司根据三立村的村容村貌和建筑布局,制定更合理的电力架空线路方案。通过更换(新增)变压器,同时在电气、线路、材料配置等方面进行规范统一,以达到安全、实用、美观的效果,使电力配套设施与村容村貌相得益彰。

  在村里的活动广场,各种健身设施依次排开,谈起电气化建设给新农村带来的变化时,旁边正在锻炼的几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以前,家里的冰箱都不敢用,更别提大功率的空调了,一到夏天,谁不是搬张小凳到村里的大树下乘凉呀!要是赶上用电高峰,家里的灯泡忽明忽灭,跳闸什么的是常有的事儿。” “以前家里的电器是摆设,现在可不一样了,你随便去我们村里看看,谁家里不是跟城里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居住我觉得比城里还好!村口的芳莲池还是两江四湖桃花江的起航之地。”刘阿姨指着修缮一新的连排桂北民居别墅说:“别墅还没装修完,就被外省客商整体承租了,每户每月仅租金收入就有四五千元,生态乡村建设就是财富啊!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供电部门的一份功劳。” 村民满脸笑容感叹道。

  谈起现在的经济旅游新农村,“电网改造,老百姓获得的实惠最多,绝缘导线加白色套管,又规范又漂亮,天空中密如蛛网的乱搭电线在此已荡然无存,不仅用电安全了,想用什么电器就用什么,再也不用为跳闸担心了。”村支书指着路边的变压器高兴地说。

  经过改造后,“芦笛三村”由内至外改头换面,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宽敞的广场、优雅的环境和周边美丽的风景成为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行走在“芦笛三村”,能真切感受到农网升级改造给新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优质电力的带动下,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秦华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