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开始,横县用十余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途径。该县采取垃圾处理从做好源头分类的办法为破解“垃圾围城”难题提供了一个真实样本:全县城区超过70%的垃圾现已实现循环利用。现今,随着“美丽横县·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该县对破解“垃圾围城”样本不断探索升级,横县样本基本实现全县覆盖,使有效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延伸到农村家庭。
垃圾分类法全覆盖
横县校椅镇石井村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探索形成了“三级四类,三统一”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据了解,该村“三级四类”垃圾分类,即:农户一级按干、湿两类垃圾分装放两个垃圾桶。经联社一级按厨余垃圾类、可燃烧类、可回收类、有毒有害类等四类进行第一次分类处置。厨余等可溶解类放入沼气池糖解;可燃烧类垃圾由村委保洁员拉到村垃圾处理中心;可回收类有序叠放,达到一定数量及时运到废旧回收点;危险垃圾如电池、旧光管、过期药品、化妆品等由村保洁员收集后送到垃圾(屋)池, 安全放置好,避免再次污染,达到一定数量后再由县统一收集处理。村委一级建立垃圾处理中心进行第二次四类垃圾分类。“三统一”即是采取统一收保洁费、统一收运垃圾、统一分类、集中燃烧的模式处理全村日常生活垃圾,逐步实现垃圾化整为零。
今年,横县将建设24个农村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推广垃圾分类处理,通过示范点辐射带动,最后实现全县所有村屯全面覆盖。目前,该县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在村屯的覆盖率已达80%,分类正确率达90 %以上。通过垃圾分类,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有效破解“垃圾围城,垃圾堵河”问题,洁化净化美化环境。
宣传教育全覆盖
为了有效解决垃圾分类有效实施,该县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宣传教育,营造一个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舆论氛围。
据了解,该县通过海报、板报、宣传手册、横幅、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宣传报道垃圾分类意义、方法和步骤。同时,该县相关部门邀请专家和组织宣讲团对环卫工作人员、中小学校骨干教师、经营业主和居民(村民)代表等进行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垃圾对社会和人类的危害,了解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分类标准和具体做法,从而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他们发动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党组织长期召开党员干部会议、社区居民座谈会对垃圾分类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一个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舆论氛围。
环卫设施全覆盖
随着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该县17个乡镇成立环卫站,实行挂牌管理,进一步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和管理。据该县美丽办统计:清洁乡村活动开展至今,该县共投入了940多万元用于购置钩臂垃圾车、后驱动垃圾清运车、环卫三轮车及斗车等环卫设备。今年,该县加大村屯环卫设施建设力度,从县级财政中拨付362万元用于补助乡镇建设村屯焚烧炉和垃圾池,并拨付132多万元用于补助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新建6座乡镇级垃圾中转站,完成“村收镇运县处理”试点区域内乡镇中转站建设工作,新增垃圾收集点50个、密闭电动三轮车414辆、密闭式自卸车51辆。环卫设施建设和完善为该县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保洁力量全覆盖
随着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该县不断加强环卫队伍建设管理,指导各乡镇各村屯因地制宜制定《保洁员管理办法》,同时按照每3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进行配备,目前全县共有保洁员3600多名。此外,该县还加大资金投入,设立村屯保洁员专项补助经费。今年,该县从县级财政中划拨1300万元用于补助村屯保洁员经费。据了解,为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和管理,该县还举办环卫管理业务培训班,重点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强化环卫人员的垃圾分类知识,为垃圾分类的推广普及进一步夯实基础。
资金保障全覆盖
在资金保障方面,该县采取“财政筹措一点、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一点、受益农民出资一点、企业和社会捐助一点、各级工作组帮扶一点、通过政策制度改革筹集一点”等“五个一点”办法,多方共同筹措清洁乡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经费,不断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垃圾收集点、垃圾桶、垃圾中转站、填埋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在强化管理中,该县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各村屯按照每人每月1至2元收取保洁费,成立村屯清洁基金,专项用于村中的卫生保洁。同时,建立多元化社会投入机制。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等多种资本投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参与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活垃圾的处理市场化、资源化和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