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农业稳则天下安。在梧州广袤的土地上,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综合改革的进程中,我市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民林田确权,以小田变大田,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种植业、养殖业,并瞄准粤港澳大市场,以品牌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致富。

  用数据能更直观地体现我市农业发展成果——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预计达179.5亿元,同比增长4.3%;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15元,同比增长14%。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提升农民积极性

  每年11月底的砂糖橘上市时节,各县(市)区的田头山坡,金黄色的砂糖橘缀满枝头,采购商、果农们纷纷进果场,看果、订购、采摘……忙得不亦乐乎。这些采购商中,有的是每年都准时前来“老主顾”,有的是慕名而来的新客户,他们都慕着梧州砂糖橘品质好、销量大之名而来的。

  “2013年底的砂糖橘开市价前所未有地好。在年前成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定砂糖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的推广使用办法后,目前砂糖橘每公斤批发价就达到5.6元,实现了顺产顺销。”市水果办有关负责人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砂糖橘种植面积达到32.5万亩,预计产量达到38万吨。而且,近年我市对砂糖橘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清除在水田种植的不健康苗木,还田种粮,同时开展“上山优果”工程、建设无病健康苗木基地、实施种苗补贴项目和标准果园建设项目等,以“万元片区”示范点建设推动砂糖橘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砂糖橘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是我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实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过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并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不断提高农民种养积极性,使我市猪、鸡、鱼、蜂、兔等特色规模养殖业加速发展,六堡茶、砂糖橘、中草药等特色优势种植业不断壮大,松树高脂林等经济林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得到巩固。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六堡茶种植总面积达6.5万亩,建设“菜篮子”基地1.2万亩,新建中药材示范基地2000亩、全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35万亩;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51个,肉类总产量21.3万吨。

  突出优势,批量生产建设粤港澳“菜园子”

  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除了充分发挥农产品的优势外,我市还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鼓励农民成立经济合作组织,把握市场方向,发展外向型现代农业,培养出一批“职业农民”。一年四季,无论何时走进万秀区夏郢镇凤凰村千亩蔬菜基地,总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希望的田野上绿色满眼,一批又一批的蔬菜轮流采摘上市,从未间断。这些蔬菜,每每运抵本市菜市场,都受到市民的青睐,外销到珠三角市场,既好卖又得价。

  凤凰村蔬菜基地是我市在实施“东向”战略中建起的千亩供港蔬菜基地,不仅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还通过整合各个部门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交通的投入,定额补助每年的粮食量折算现金,并返聘农民作为蔬菜基地的工人,以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带动周边的农业生产不断走向现代化。

  不单夏郢镇,藤县太平镇、古龙镇、蒙山县西河镇同样建起了供港蔬菜基地,所租田地统一规划,运用先进的滴灌和喷淋技术以及机械化作业,全程施用猪粪、蚕沙、兔粪等有机肥,生产专供粤港澳高端市场的绿色无公害蔬果,梧州逐渐成为粤港澳的“后菜园”。藤县太平镇农民何金勇早年就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太平镇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再延伸到金鸡、东荣等乡镇,不断扩大果蔬种植面积,专供珠三角市场,卖出了更高的价格,促进了农民增收。

  除了蔬菜种植,我市的外向型现代水产畜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海和、新利种猪,三黄鸡、兔、牛、网箱养鱼、娃娃鱼(大鲵)、黄沙鳖等优势特色养殖,逐步优化了我市的畜牧业品种结构,为农民增收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在改变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全市各农业示范区逐步由“农场式”向“公园式”转变,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于一体,走“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之路,实现农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

  农业和水产畜牧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建设“菜篮子”基地1.2万亩,网箱养殖面积32万亩,全市水产畜牧业企业有36家,较前一年新增3家,其中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5个。此外,水产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有281个,比上年增加106个。

  市农业局局长覃柱材说,目前我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才刚刚起步,在未来的现代农业征程中,我市将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用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着力打造粤港澳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为农业、农村稳定发展保驾护航,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