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林县以“选、育、管、激”四个环节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致富领头雁”培养工程,使以乡村组干部、乡土人才、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为骨干的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引领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坚持标准,选好队伍。把队伍建设作为“领头雁”工程的基础工作,坚持标准选好人。选优培育村、组后备干部队伍。从致富能手、返乡务工人员、复转军人中选拔村组后备干部,把一大批带领致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能人作为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来培养;把一大批政治素质好、群众拥护的人才作为村小组干部来培养。选准建好乡土人才、致富能人、农民经纪人队伍。精心挑选一批年纪轻、文化高、人品好、热心肠的“田秀才”、“土专家”,建立乡土人才库,组建乡土人才队伍。每年评选10户致富能力强、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乡土人才作为“十佳乡土人才”给予表彰,并加强管理。同时,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经纪人,不断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
强化培训,提升素质。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领头雁”素质的重要手段,拓展渠道育好人。依托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该县按照村党组织“四有”活动阵地建设目标,确定了45个村级活动场所作为第二轮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进行维修、改扩建以及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柜、黑板、电教设备等。目前,全县45个改扩建或维修的村级活动场所已基本竣工。同时,建立了普合苗族乡新寨屯、马蚌乡鲁维村新农村建设和党员干部教育等一批培训基地(示范点)以及西林县富民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示范性、带动性、辐射性强的农民专业协会。制定《西林县村干部专题培训计划》,从时间、内容、目标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规范。2010年,累计在县乡党校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参加培训的村干部3100多人次。
强化管理,发挥作用。把管理考核作为“领头雁”发挥作用的重要推力,建章立制管好人。一是创新管理举措。按照县级抓宏观、乡镇抓具体、村组抓日常的管理模式,对大学生村官实施三级管理,及时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难题,激发大学生村官潜能,让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同时,积极建立完善新农村指导员的学习、考勤等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员的作用。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村干部履职评议分析会制度,每年对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评议分析;实行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年终对村干部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在村级组织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财乡代管”等制度,保证村干部依规行事、依法办事。
注重激励,增强活力。把关怀激励作为激发“领头雁”活力的重要措施。一是政治激励引活力。认真落实优秀村干部选拔政策,如八达镇八达村支书蒙昆仑等2名村组党组织书记(主任)考录副乡(镇)长;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5名乡(镇)机关公务员,让基层干部有盼头、有奔头、有干头。二是经济激励提活力。2011年,该县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待遇,“一肩挑”的村支书兼主任的月财政补贴由原来的450元提到800元;其他村干部的月财政补贴也相应提高,同时,村干部年度绩效考评由原来的每人每年奖励800元最高提到每人每年奖励1200元。通过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经费,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基层干部做事、干事的热情。三是培树典型促活力。县委和各乡镇党委每年都评选、表彰一批“五好”党组织、“五带头”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积极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培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农村工作先进典型。仅2010年,就有6条农村优秀人才事迹被各级广播、报刊、网站采用。通过实施“农村致富领头雁”培养工程,全县培养了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和新型农民,广大农村工作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参与村组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示范带动的作用充分发挥,有力地堆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4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69元,农民人均收入 30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