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飙2010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糖高宗”,调侃的无奈背后,折射出的是农业生产、粮食安全问题。通胀周期内,我国的“三农”问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民众利益,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风吹草动,都会借助通胀预期,迅速放大对经济秩序、社会稳定、民众信心的破坏力度与强度。
加强“三农”工作,始终是我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区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要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然而,越是常规性的工作,越容易按习惯凭经验抓落实,越难以有突破有创新。重新审视农业在我区加快工业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就必须换个角度,换种思维,落实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围绕保供给、转方式、增收入,多渠道、多举措、多途径做好做强“三农”工作。推动我区农业的现代化,推进农村的城镇化,推行农村服务的社会化。
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广西,坚持“三个优先发展”和做大做强做优工业,迈向工业化的步履,能快绝不慢。但是,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之路很难走得稳健顺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包括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也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搞好“三农”,既要抓住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从政策、措施等方面,支持农业做大做强,也要在技术培训、信息传播、管理理念等方面,多做一些潜移默化的基础工作。
千方百计强“三农”,方法已有,计划已定。那就是努力做大我区农业,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在“十二五”时期,打造一批百亿元、千亿元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巩固提高我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那就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设农产品保障基地,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物价稳定,为全区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做强农业,外强内也要强。这就需要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推进特色优势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与加快工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发展遥相呼应;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支持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这些工作,看似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是以一种宏观的发展眼光搞好“三农”,真正强“三农”。今天菜涨抓菜价,明天果贵抓种果,实质上是一家一户种庄稼的思维延续,与强农业、大农业无益,必须摒弃。
做优农业,在于着实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优质、高效农业,离不开农民增收、素质提高、发展理念转变。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万元增收工程”,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扎实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规模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倾力推进科技兴农,知识富农,理念强农,八桂新农村就不只是希望的田野,更是民富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