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走进享有“中国蕉乡”美誉的浦北县,汽车奔驰在钦浦二级公路上,只见漫山遍野的荔枝树青翠欲滴,花粉朵朵。绿海丛中掩映着一个个靓丽新村,构成一幅幅农村新景。富裕起来的蕉乡群众正以火一样的热情,用勤劳和智慧,打造自己的秀美家园,他们的一些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启示一:因地制宜抓特色,培育支柱壮经济,夯实基础建新村
没有产业作支撑,建设新农村只能是空中楼阁。浦北县立足香蕉之乡的实际,把香蕉和荔枝等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作为富民兴县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扩规模、创品牌、活流通、抓延伸”,在全县建起了一座座“绿色银行”。如今全县香蕉、荔枝、龙眼等水果种植面积60多万亩,每年以70多万吨的产量远销国内外,素有“中国蕉乡”之美誉。
经济发展了,家底坚实了,新农村建设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全县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至目前,该县已先后确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个,重点村30个。其中北通镇车木阁自然村有180户,近1000人,与全国有名的福多堂村毗邻。村里种有荔枝20000多株,平均每户有100多株。按好年景好价格计,户均荔枝收入超过万元,加上其它水果、家庭副业、劳务输出等收入,车木阁比福多堂的收入还高。富裕后的村民对建设新农村充满无限渴望,他们不仅建起了一幢幢设计新颖的新楼,还自发筹资10多万元建设了村中大门楼,筹资修建了宽阔的进村水泥路,建起了休闲娱乐的球场、舞台、广场和文化长廊,并建设了69座生态沼气池,使全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启示二:观念更新活源头,齐抓共管治村貌,借力发展后劲强
“满目青山满目果”的浦北县土地资源十分珍贵。由于山多田地少,可谓“寸土寸金”。“建设没规划,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建新不折旧,“空心房”难拆除和群众观念差,公共设施建设资金难筹集的三个“老大难”问题,是阻碍该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为有效解决这些矛盾,该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从加强引导入手,着力推进农民建设观念的更新,引导农民走节约型、科学型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另一方面坚持以整治“空心房”为主,通过对一些不能够利用的旧房进行统一拆除、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新村,较好地解决了“空心房”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该县通过采取经济能人扶持、群众自建和项目支撑等综合举措,借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在龙门镇长平村瓦鱼冲村,全村32户、120人,有外出创业成功人士12人,拥有固定资产超过数亿元的柳州市华晨集团董事长曾业华就是该村的村民之一。2007年他四次回家乡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并慷慨解囊,热心支持开展新农村建设,个人捐资130多万元,铺设了龙门至长平村委长6公里的水泥路。接着,他又赞助30万元给长平小学搞“两基”建设,为学校建设围墙和装修教学楼。同时,他还专门从柳州派出了3名规划技术人员回家乡,对瓦鱼冲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科学统一的规划。今年,为了进一步完善全村的各项基础设施,曾业华又追加资金350万元用于瓦鱼冲村的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厨工程等新农村建设。
启示三:村务公开显民心,理事作主明公道,凝心聚力得民意
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遵循“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通过村民理事会运作,充分发挥群众的自主性,以群众事群众决、一事一议的方式,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畅所欲言、发扬意愿、主动参与,极大的提高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坡田村原来是六硍镇新坡村委的一个典型的“脏乱差”的自然村。在该县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中,全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很高,一直想把村里规划建设成现代化的新农村。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村中理事会,由村民共同选举那些有威望、办事公道正派、号召力强的村民成立村理事会。今年春节,在村民理事会的主持下,该村利用大家空闲,在广东、南宁等地务工的人员都回家的机会,全村人不论男女都自发地集中讨论起新农村建设的事情来。经过连续十多个夜晚的激烈讨论,终于通过了建设方案,一致决定把门前集体的几间旧房子进行拆除,连同一幅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新规划的新村占地面积8亩,规划建设三幢公寓住宅楼,全部按现代化楼房设计,建设套间64个,建筑总面积5500多平方米,配套规划有活动小广场、篮球场、活动室、绿化区等,计划投资500多万元,资金主要由村民自筹,逐步投入,逐年建设。新村建设规划形成决议后统一进行了公示,统一进行组织拆除。现在新村已开工建设。在建设中,该县充分发挥村中理事会的作用,对资金来源去向统一公开公示,还给群众明白,还理事清白,使理事会能够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和带头羊。
此外,该县对有项目资金、集体资金和群众筹资积极性高的村优先安排新农村建设,同时在资金使用上采取“启动式”投入办法,坚持先立项审批,筹集部分启动资金,组织引导式投入建设。此举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政府投资效益,又充分调动了群众自筹资金的积极性。据统计,目前该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已全部建立了村民理事会,今年来,通过理事会筹集到民间新农村建设资金近500余万元,为新农村建设实现整体推进、加快发展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