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新农村建设起步慢,2008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从财政预算中拨出150万元先行搞5个样板试点,28个乡镇各搞一个试点示范带路,取得了一定成效,广大农村农民有了榜样,看到了希望,焕发了激情,决心把家园建设好。但问题阻力还不少,还需做大量的工作,才能把博白新农村建设推上新台阶。
在博白工作的两三年里,我们到乡下与群众接触较多,感觉到推进博白新农村建设至少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阻力问题。
(一)封建迷信严重,不敢动“祖宗屋”,整体建设没规划,随意建设严重。现在农村建设处于无序建设状态,由于受几千年封建迷信残余思想影响,不敢动“祖宗屋”,也不愿在老宅上重建,大都随心所欲无序地向外扩张,侵占、浪费土地严重,建设无规划,参差不齐,路不通,无水沟,虽有新房,始终没有新貌。
(二)思想封闭,小农意识强,环境卫生意识差,村庄脏乱现象严重。习惯于世袭下来的传统生活,满足于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小农生活,环保卫生知识缺乏,污水横流,粪臭味浓,垃圾成堆,柴垛乱放,烂房烂墙不拆,缺乏建设新农村劲头,观念落后,守旧保守,不思变革。
(三)公共设施少,群众缺乏健康娱乐。村村有赌博的现象,群众缺少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只能寄托于扑克、麻雀牌娱乐,且玩起来都要“意思意思”,极易使人沉迷、消极,信念模糊,理想失落,浑浑噩噩,破坏了家庭、社会的和谐生活。
(四)干部整体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人品正,威信高,肯吃亏,能吃苦,积极为群众服务的干部不多。有些干部脱离群众,在基层脱离基层,不知基层事。有些干部讲话表达方式缺乏技巧,做群众工作弄巧成拙,伤了群众感情,调动不了群众积极性。
(五)财政困难,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有限,部门参与积极性不高,群众在观望、在期待,要全面启动还有困难。
目前,博白县建设新农村试点示范作用已经突现,群众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欲望已经萌发,我们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大造舆论,营造氛围,形成共识,上下同心,凝心聚力共建新农村。从现在起必须抓住目前难得的发展势头和群众的热情进行系统宣传,设立专栏,天天与群众见面。系统推出5个样板试点村及28个乡镇示范村的亮点及工作经验。宣传宁潭大湾村、大坝官岭村、松旺吉水村、沙河新香村、那林十二队、永安斗燕村每人集资400-1000多元争相建设好家园的热情;宣传像陈树、王祥林老板出资策划建设新农村的热情。组织宣传队伍进村入屯,开展文艺、山歌、演讲和散发资料等宣传发动,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科学规划,突出特点,分步实施,连片示范,形成氛围,整体推进,争取在五年内卓有成效。争取财政再拨出280万元搞15个以上示范点,28个乡镇再搞28个试点带路,形成浦宝线、博龙线、水文线的建设格局。组织成立专门的新农村设计规划指导组,本着不同起点、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不同重点的特色,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组织建设。在建设规划上尽可能做好群众工作,拆老建新,尽量使用老宅基地,不占用耕地。规划好美化绿化地,公共活动地,牲畜集中养殖地,道路及污水沟建设。整体上达到既改造农村农民居住环境,又适应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凸现新村新貌。
以产业为支撑,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农民增收,增强新农村建设后劲。根据农村各自的生产自然条件,地方特色,以增加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向高效农业规模化推进,形成优势产业带,条件好的可打造成游览观光园。同时根据各镇村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社会的承受能力,引进资金办企业,有序开发利用资源。农民就地就业,没有后顾之忧,既可增加收入,又能早晚耕作,照顾家庭,教育子女,收入增多,更好地建设新农村。
加大民风教育力度,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贴近生活,提高道德风尚的效果。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立足提高农村农民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致富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教养、有道德、识大体、顾大局的新型农民。在农村开设千万农家课堂,干部进村入户同群众一起学文化、学理论、学技术。尤其要突出学习宣传以团结互助为荣的集体主义精神,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弱者,爱护弱者,支持帮助困难或不幸的群众。形成团结融洽、和睦相处、互助互援、携手共走富裕路、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汇聚力量,企业部门配合,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县直各部门要在联系乡镇选择一个村一个屯作为结对共建,按照新农村的“二十字”内容进行组织建设,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环境整治好、美化好,村屯建设规划好,民风好转,基层组织得到加强。企业可以就地结对,就地扶持。老板可以回村支持带动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心协力共建新农村的新格局,全面体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运用多种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办、妇联、共青团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屯”、“好媳妇”、“好青年”等活动,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参与,把文明创建活动当作一种追求、一种荣誉去努力、去争取,使文明创建活动持久有效地深入开展。
加强干部教育,转变干部作风,全心全意为建设新农村服务。县党委要继续加大干部教育力度,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干部的工作水平。要不计时间,不分时候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带领群众去干有条件办好的事情,带领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莫树周系博白县委书记 王叙玑系博白县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