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五个一” 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为确保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顺利召开和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南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把农产品放心工程作为“民心工程”提上议事日程,狠抓农业投入品、生产管理、市场准入三个关键环节,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投入,开展了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并把抓好“五个一”作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经过4年努力,该市从2003年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全国排名倒数第一到2005年进入全国排名前10位,到2006年列全国37个大中城市的第8名。温家宝总理2006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亲临有关市场进行检查时,对该市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个领导机构。南宁市政府成立了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实行“菜篮子”工作市长负责制,蔬菜基地控制农药残留超标工作县(区)长负责制,市政府与县(区)政府、有关责任部门签订蔬菜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状,形成了政府总协调,各有关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套安全管理体系。南宁市有一整套规范蔬菜质量安全的管理体系,也就是《南宁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另外还制订了《南宁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广西地方标准《南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蔬菜》,颁布《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和《关于实行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的通告》,明确规定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15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制剂,全市实行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拒绝不合格蔬菜进入市场销售,确保广大市民吃菜安全。

  一个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南宁市建立了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在市级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2个县(区)设立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50个重点乡(镇)设立蔬菜基地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配备了6辆农产品检测车、6辆农业执法车、54辆摩托车和一大批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仪器;建立了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检测体系。在全市80多个主要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建立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或检测台,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进行抽样检测,把不合格蔬菜产品挡在市场外;建立南宁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全市的蔬菜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质量安全实时监控。

  一支蔬菜质量安全管理队伍。南宁市建立了以各级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180多名产地蔬菜安全检测队伍,对蔬菜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同时,组建一支130多名市场蔬菜质量安全监督员队伍,进驻市区80多个农贸批零市场,对每天进入市场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抽样检测。2007年,全市共监测蔬菜样品134批次,合格率达99.06%。据了解,南宁市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数量之多,销毁农药残留超标蔬菜力度之大,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中是少有的。

  一批生产基地。近年来,南宁市财政投入900多万元,在兴宁区三塘镇、良庆区那马镇、武鸣县双桥镇、江南区吴圩镇等乡镇建设了一批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市全面实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截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通过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面积达11.7万公顷,累计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5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