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关心弱势群众从解决居住条件入手,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为载体,使深受水患困扰的水上居民、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居民和低收入家庭居有定所,住得安稳。
梧州市是典型的山城,城市依山而建,大量居民也依山建房,据统计,城区建于滑坡崩塌地带的房屋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为了百姓安危,梧州市委、市政府把治理地质灾害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号工程”来抓。2006年,该市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投资4.33亿元,用5年时间全面治理地质灾害隐患。为此,该市成立地质灾害治理总指挥部,市委书记任燮康、市长余远辉担任总指挥长,市区三个城区整合力量,设置专门机构,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把164个治理项目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市纪委相继出台“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和“奖惩暂行办法”等问责文件,明确责任。为做好因灾害整治需要搬迁的1990户居民的工作,该市共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住房补贴,专门新建5个拆迁安置小区,安置拆迁户1600多户。至去年11月底,市区地质灾害整治工程已完成投资1亿多元,地质灾害治理及流沙源头治理项目164项已开工160项,完成144项。目前,近5万梧州市民已彻底摆脱了地质灾害的威胁。
梧州水上居民有330多户1600多人,大部分长期生活在船上,在岸上没有居所。为确保汛期水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市实施了水上居民搬迁上岸安置工程,出台《梧州市河道整治和水上居民搬迁安置工作方案》,凡属市区户籍管理及下辖三县一市户籍的水上居民,愿意在本市市区内定居安置的,由政府统一收购水上居民的住家船后实行岸上安置。如果在要求时间内签订搬迁和住家船收购补偿协议书并按期搬迁的,该市还给予按收购住家船面积每平方米50元的奖励。水上居民根据自愿原则,可统一安置在东出口云龙小区和钱鉴钱苑小区这两个经济适用房小区,也可自行解决。
该市从2002年起就通过了《梧州市廉租房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了廉租房租赁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工作,还完成了最低收入家庭住房情况普查,建立电子化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对象档案,建立廉租房管理专门工作机构,设立对外服务办事窗口,并将实施办法、保障制度及申请、审核程序在当地媒体公示。该市设立廉租住房建设资金专户,安排860万元作启动资金。今年,该市经济适用房建筑总面积要达到18万平方米以上,廉租房建筑总面积要达到16万平方米,要建351套廉租房。该市在“十一五”规划中,将落实建设3400套廉租房,解决无房户、受灾户的安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