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流市民安镇松石村14小队在集中地点为农民齐刷刷建起的20座沼气池投入使用时,玉林市今年完成了1.12万座沼气池的建设,比预计目标增加了295座,从而使玉林市农村沼气池拥有量达到26万座。
今年以来,玉林市结合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以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切入点,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沼气池建设,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该市加大宣传力度,把兴建沼气池能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等好处给农民讲清楚,从而激发了农民建池的积极性。同时,该市发改委、林业能源、财政扶贫等部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积极申报国债项目补助金、自治区财政补助金、扶贫资金等金额1960万元,为建池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为确保沼气池建设质量以及建池后的管理,玉林市狠抓沼气池建设和使用技术的培训,在原有400名农村沼气池建设技术人员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培训,使该市合格沼气池建设技术员达到1000多人,确保每座沼气池都有专业技术人员修建,从而大大提高了沼气池施工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玉林市的沼气池建设出现了本文开头所述的集中地点兴建的新趋势。这一做法是在居所相对集中的农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布局,辟出集中区,分别兴建各家各户的沼气池,池上集中养鸡养猪。“整齐划一的沼气池更能减少二次污染,符合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玉林市能源办主任梁明宝告诉记者。按照这一思路,集中地点兴建沼气池正是养鸡养猪等畜牧业发达的玉林市沼气池建设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5年以来,玉林市共争取到各类沼气建设资金6511.41万元,兴建了26万座沼气池,建成了全国重点生态县1个(北流市)、全区重点生态县1个(容县),以及生态村一批。目前,玉林市以农村沼气池为纽带,促进养殖-沼气-果蔬生态产业发展的循环经济已经形成。建起沼气池的农民人均增收在200元以上。农村卫生环境得到了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梁明宝告诉记者:“在今年的建池任务超额完成后,农民报建来年沼气池的户数明显增加。在往后的1个多月里,玉林还可以再建3000座沼气池。”他同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26万座沼气池每年能产出500万瓶液化气量的沼气,相当于农民每年少伐10万公顷树林,每年新增沼气产值近3亿元。另悉,玉林市的森林覆盖率由几年前的39%提高到今年的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