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以信息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


创建数字农户 培养新型农民

  近日,广东东莞的刘老板来到陆川县珊罗镇田龙村,想以每公斤1.8元的价格买下该村农民梁贻文收购来的2000公斤韭菜,梁贻文对着电脑轻击鼠标,对刘老板说:“不行,今天农业信息网公布的韭菜售价是每公斤2.2元。”由于懂得信息,梁贻文当天多赚了800元。

  梁贻文的“理直气壮”得益于玉林市实施“创建数字农户,培养新型农民”的决策。2006年3月14日,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奇葆来到玉州区城西街道林村考察新农村建设,对该村做到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入农户”,依靠信息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同年5月,玉林市首先在183个村和2745个农户中开展“创建数字农户,培养新型农民”试点工作,并逐步在1372个行政村全面铺开。一年多来,玉林市培养了9605户数字农户,数字式新型农民达到82325名。

  在“创建数字农户,培养新型农民”工作中,玉林市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五个一点”,建设电子网络。采取财政支持一点、电信优惠一点、部门帮扶一点、受益户(村)自筹一点、农业龙头企业赞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1346.5万元,实现了农村电子信息网络100%覆盖。二是强化培训,培养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共培训镇级网络管理员3000多人次;举办信息员培训班205期,培训1.2万多人次。三是广开渠道,注重信息采集。组织以乡镇、村干部为主力,热心公益事业、信息灵通、素质较高的农村经纪人为骨干的农村信息员收集员,及时收集并发布信息。目前,该市已拥有5700多名网络信息员。四是党员引路,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党员中心户,把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和有愿望开展数字信息服务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种养大户、农产品购销大户等组织起来,成为“数字农民”建设的主体,涌现了一大批数字型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