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柳北区西北角的一个小村庄,白天,三五成群的老人坐在绿荫下新修建的石凳上伴着欢快的知了声摇着葵扇,跟孙辈们讲着昨天远去的故事;黄昏,不知疲倦的孩子们在新建成的健身场上唱着、摇着,汗流浃背地享受着先辈们小时候从未享受过的快乐;晚上,刚放下碗的年轻人像没吃饱似的,又一头扎进新装修的文化室里吮吸着科普书籍的营养……
柳北区石碑坪镇新南屯告别过去满目残旧后的农村生活,像一位在泥泞小道上长期跋涉的少女洗了一把脸,换了一身衣装,瞬间变靓丽了!变精神了!这一切,都是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新南屯的乡亲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结果。
旅游发展作远景
根据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柳州又拥有国内外游客青睐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市委组织部在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后,将柳北区石碑坪镇石碑坪村新南屯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和“一年突破、两年见效、五年变样”的目标,市委组织部着力把新南屯打造成旅游景点,与相邻不远的江湾村相辉交映。
新南屯立足自身实际,充分挖掘潜力,坚持做到不填塘,不砍树,不负债,不搞形式主义,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清洁化……
真抓实干聚民心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加快新南屯新农村建设,市、城区委组织部(基层办)、石碑坪镇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利用休息时间深入新南屯与村民们一起,顶烈日、披风雨,粉墙壁、搬砖头、挖树坑、植草皮、清垃圾。有的村民当着干部的面感慨地说:“过去,干部下来劳动,都有记者拿着相机跟着,你们不是,天天拼命干,这是把新南屯当作自己的家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跟着你们好好干,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呢!”干部的实际行动,在群众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向心力。群众积极出工、出力、出钱,自筹资金约25万元,投工投劳3235人次,形成政府、群众共建新农村的和谐局面。
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生产发展。新南屯及时抓好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种植西(香)瓜、淮山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引进市场前景好、高产、优质、高效的“贵妃”葡萄种植,有效解决因柑橘黄化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模糊的问题。此外,他们还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实施“猪→沼→果→蔬菜”等生态农业模式,沼气池入户率达70%,使绿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该屯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全屯68%的农户住上了砖混结构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宽带已安装进村,95%左右的农户拥有移动通信工具。
生活质量翻新篇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大重点。市、城区组织部通过争取财政支持和获得社会捐助等各种渠道募集到资金120万元,在新南屯实施了道路硬化网络工程、农民休闲健身工程、生态沼气建设工程、标准化卫生间修建工程和垃圾清理工程。新修建540米的入屯主干道、7500多米的水泥支路,被新南屯的村民形象比喻为“新南高速”,缩短了与“屯外世界”的距离。在村屯中心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上,各种健身器材齐全,村民拥有了和城里一样的休闲健身场所;屯内装修一新的200平方米文化室和篮球场,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体生活;入村主干道、主要支路和屯内凹凸不平的泥地进行了平整、绿化,增添了石凳圆桌,铺设了鹅卵石道路,既美化了居住环境,又为村民的活动休闲提供了好去处。新南屯借助这次环境改造的契机,建设8个垃圾池和600米长的排污沟,实现了垃圾统一堆放、统一处理。
如今,新南屯翻开了新的一页,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荣获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