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参合”农民看病医院帮垫钱


既免报销麻烦 又减付费压力

  家住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平寨的郑丽芬因被诊断患感染性休克、心衰住院20余天,正当全家为郑丽芬出院医药费发愁的时候,覃塘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告诉她,住院的医药费总共为7074.9元,凭参合就医卡她只需支付3001.1元就可以了,其余4073.8元的参合补偿金额由医院先垫付。

  覃塘区从今年开始实行“参合”农民看病,医院先帮垫钱的办法,即“参合”农民出院后,可直接在就诊的定点医疗机构结算补偿,令不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看病报账感到惊喜。

  9月12日,正在办理出院手续的郑丽芬高兴地告诉记者:“家里不富裕,7000多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只能东挪西借。现在可好了,农民看病医院先帮垫钱,既免去了我们到乡镇报销的麻烦,又减轻了我们看病付费的压力。”

  今年开始,覃塘实行在该县(区)内、外住院医疗费用全部由该区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先行垫付的办法。一改了过去农民必须到县(区)合管办排队报销医药费的麻烦,缩短了报销期限,简化了报销手续,使农民看病更方便了。

  在覃塘区人民医院缴费处的外墙上挂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补偿公示栏,公布每周在该医院就诊的详细报销目录,其中包括患者姓名、住址、就诊医院、医疗总费用、实际报销费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价目,合作医疗不予支付的诊疗项目,村卫生室补偿、收费管理制度,就诊须知和转诊处方制度一应俱全,将政策真正地交给农民,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开透明,使农民参保积极性高涨。

  覃塘区“合管办”主任姚幼梅介绍,为了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和资金封闭运行,并不断强化人大和各级政府的监管力度,构建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合管办”和县(区)“合管办”三级监管机制,形成医院自查、乡镇督察、县(区)“合管办”审查的监督机制。所有农民住院医药报销清单全部经过三级审核后,才将上个月的基金划拨到各定点医疗机构,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并建立定期业务检查制度,每月对补偿超过1000元以上的处方单进行抽查、复审。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覃塘区共补偿参合患者5.98万人次,补偿金689万多元,占基金使用率31.96%,新农合的好处不断深入人心。该区已有43万多人参合,收上参合基金431万多元,参合率达到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