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林市兴业县葵阳镇四新村德礼自然村,有一个很漂亮的体育馆,这是广西首个自然村级的室内体育馆。每天晚上体育馆都灯火通明,热闹不已。逢年过节,不单是临近村镇,其它市县甚至外省的球队都前来交流比赛,让其它地方的村民羡慕不已。
四新德礼村的体育馆连同周边的道路,总造价大概是80万元人民币左右。德礼村并不富裕,总人口2000多,人均年收入只有2800元。80万这么大的开销,村里没有向上级伸手要过一分钱,依靠村集体和村民自筹,就是这么把体育馆建起来了,而光是村民个人的自愿捐款就达47万余元。四新村党委书记袁秋华告诉记者,在建设体育馆的同时,他们就已经考虑到了未来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规划以体育馆为中心拆迁村民旧房,建设新的村民住宅小区。
袁秋华说,四新村搞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经验是,一要有新观念,二要人心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祖坟和宗祠无论如何是不可妄动的。但是在四新村无论是建设文化广场要迁600年的祖坟,还是建设体育馆要迁宗祠,全部都是村民自己动手在短时间内主动迁完的。村民普遍都接受了新的观念,认识到发展公用事业最终受益的还是村民自己。有了建设精神文明的阵地,目前四新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安定村、文明村。
要达到人心齐,干部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袁秋华说,四新村里无论是做什么事情,只要是涉及到村民的房屋、田地等切身利益的,都需要村民全部签字同意,只要有一户不同意都不能进行。村党委书记袁秋华自己是村里的经济能人,经营有施工队和砖厂,收入颇丰,自从当书记以来他已经累计为村里的公益事业垫资了近百万元。其他的村干部无论在公益捐款、拆迁等事务上也都走在村民前列。干部做得好,村民怎么会不信服?
记者点评:四新村对于建设新农村和促进全民健身事业最大的创造和贡献并不单单只是建设了一个体育馆,而是,以体育运动、体育场馆来促进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这在广西,应该都是有创新意义的,其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