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扶绥县一个很偏远小村的一户农民家里,见到一台电脑,是屋主人用来上网了解市场信息,卖农产品的。农产品拿到网上卖,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区农村的变化。如今,网上农产品展销、交易、结算等现代农产品交易方式在全区乡村已逐步推开,仅今年1-5月,通过网上促成农产品交易65.48万吨,成交金额13.58亿元。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近年来,我区通过加快生态农业、信息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步伐,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保障民生,直接推进了新农村的建设进程。而在这建设的沿途,无论是来自于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还是散落于各厅局的工作报表,都同样令人感慨不己:
“十五”期间,自治区投入2.55亿元建设和改造乡镇卫生院,使全区40%的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得到明显改善;
全区乡镇级已建敬老院750个,按照“十一五”规划,全区要在5年内,实现每个乡镇都有敬老院,并在加强农村敬老院、福利院、五保村、福利医院建设的同时,推进医疗救助体系建设,使五保户、特困群众在吃、穿、医等方面有保障;
全区已有99.8%的村实行村务公开,94.7%村建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十项制度,96%的村统一规范了村务“十薄一卷”的档案记录,全区70%的村党组织实行了“公推直选”……
历史已经走远,未来的蓝图刚刚打开。自治区已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方案》,以推进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层组织等“五基”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农村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商贸网、教育网、卫生网等“十网”,推进广西的新农村建设。毋庸置疑,广西新农村建设之路,一定是一条很现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