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广大农民消费者用上放心农资,今年7月至8月,自治区工商局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二阶段流通领域肥料、农药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工作。抽查结果显示,肥料、农药商品样品合格率在七成以上。
据介绍,本次监测共抽查肥料商品133个批次,不合格样品31个批次,总体样品合格率为76.7%。抽查农药商品145个批次,不合格样品26个,总体样品合格率为82.1%。
总的来看,当前我区农资市场假冒伪劣肥料、农药商品行为仍然存在,其原因主要有3方面:一是部分农资企业法律意识不强,故意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非法牟取暴利;二是部分农资生产企业由于技术落后,检测手段不足,无法对原材料和产品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缺乏对产品质量的管理能力;三是部分农资经营单位对进货渠道把关不严,农资商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针对本次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全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对违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不合格农资商品的行为依法进行了查处。工商部门特别提醒,农民消费者在购买肥料、农药商品时,应到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门店,最好选择到各地农资连锁经营店和“农村商品示范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