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此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获悉,过去5年,广西以“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综合治理”为主要扶贫开发方式,使406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80元增加到1738元,人均增收达558元,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08万人下降到76万人。
广西的贫困人口主要居住在喀斯特地貌中难以治理的峰丛洼地中,这些地方缺水缺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自治区扶贫办统计数据显示,广西裸露石灰岩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38%,广西49个贫困县中,石山区就占了44个,其中石山面积超过30%的有28个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5年,广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为了规范推进扶贫开发工作,2002年,广西组织几万名各级干部深入贫困村,围绕贫困村农民收入、基础设施、社会文化服务、生产开发、生态环境等5大类16项目标,广泛发动贫困群众参与,认真分析贫困状况,科学筛选扶贫项目,研究制定了4060个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在此基础上,广西集中力量,整合各项资金和各种资源,广泛组织群众参与,分期分批推进贫困村扶贫规划实施,对贫困村进行综合治理,使贫困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贫困面貌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明显的改变。目前,1731个第一批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已经通过自治区验收。
广西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广西的扶贫任务还依然繁重,目前还有76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共有238万人,他们多数刚越过温饱线,需要继续加大扶助力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