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帮扶百家乡镇卫生院“升级”


破击“新农合”发展瓶颈 解决群众看病难顽症

  河池市70%的卫生技术人员集中在城市,服务全市30%的人口;30%的卫生技术人员在乡镇卫生机构,服务全市70%的人口。乡镇卫生技术力量匮乏,已成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瓶颈”。8月23日,河池市启动为期3年的“以城哺乡,帮扶提升100家乡镇卫生院新农合服务水平”活动,破击新农合发展“瓶颈”,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顽症”,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新农合优质服务。当天,第一批33支帮扶医疗队伍100多名医务人员陆续奔赴基层,9月1日前将全部进驻到受援乡镇卫生院。

  目前,河池市已有227.7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74.93%。按规定,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可报60-70%,在县级医院就医可报40%,在市级医院就医可报30%。引导农民到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政策,既保障农民看病就医,又激活并释放农民的医疗需求。该市167个乡镇卫生院有1/3卫生院人数在12人以下,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已不能满足新农合发展要求。该市果断地帮扶乡镇卫生院提高服务能力,推进新农合的持续发展。

  如何破击乡镇医疗卫生人才短缺这一新农合发展的“瓶颈”?河池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局长韦凯钟告诉记者,以城市反哺农村调整资源配置,从市、县医院(妇保院)按照一定比例抽调精干技术力量组成帮扶医疗队,分期分批到农村特别是库区、大石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定点帮扶,不但为乡镇卫生院直接增加技术力量进行“输血”式帮扶,而且通过传、帮、带提升受援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实行“造血”式帮扶,实现“派出一支队伍、培训一批人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目标。

  为确保帮扶活动取得实效,该市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输血”和“造血”并举,提升乡镇卫生院新农合服务水平。首先,客观划定帮扶范围。按A、B、C三档分类:A类为能满足新农合业务要求的卫生院,B类为有一定基础通过帮扶可达A类水平的卫生院,C类为人员少基础差不能满足新农合工作需求的卫生院。重点帮扶B类卫生院,并和县(市)政府共同努力把C类卫生院提升达到B类标准,为帮扶创造条件。其次,派出具备“传、帮、带”能力的医疗技术人员。人员必须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2年以上和护士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而且要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能指导乡镇卫生院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医院规范化管理。再次,明确帮扶责任目标。每个帮扶医疗队在一年时间内,通过传帮带使受援卫生院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达到一级乙等卫生院标准,同时为大石山贫困地区县乡医疗一体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