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场雷阵雨过后,记者来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的下结至才门公路建设现场,原以为工程会因雨停工,没想到这里却干得热火朝天。据了解,公路已修了9公里,完工后可以解决上千人的行路难。
该县今年与下南公路同时开工建设的公路还有10多条。据介绍,全县目前累计完成用于乡村公路建设的投资4.9亿元,是“九五”期间的8倍;全县通车里程从2000年的1460公里发展到去年的2632公里。这些公路的建成,使全县24万山区群众告别了行路难问题。
该县县委一位负责人说:“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解决好社会公共事业的‘短腿’问题,尽量缩小城乡差距。”该县根据现有条件,把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切实解决群众饮水、就医、上学、行路、养老、看电视等难题。
在环江偏远的大安乡金桥移民村韦荣景家里,我们拧开自来水的水龙头,清甜的自来水汩汩流出。村委韦主任介绍,在县财政的支持下,村里投资了3万元,从山上把水引进了家家户户,全村人由此结束了饮用苦咸水的日子。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水利资金5亿多元,建成1680处水利工程、5290多个家庭水柜和农村饮水工程,使全县20万人饮上了清洁、安全的自来水。与饮水工程同步进行的还有广播电视。全县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成了134座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站。
2006年,环江投入资金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全面改造,并添置医疗新设备,使基层卫生院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此外,该县筹措新农合基金800多万元,让全县17万多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61%,已为参合农民补偿金额404万多元。该县先后投入320多万元,兴办了城区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和大才、水源、下南等7个乡镇敬老院,还争取资金建成了28个五保村,160多名孤寡老人入住五保村;全县每年还发放五保供养资金28万多元,供养五保对象299人。同时还为764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1073万元,为义务兵发放群众优待金、医疗补助金450多万元,解决1800多人优抚对象的住房难、治病难和生活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