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三五年,一病到从前”。看病难,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窘况,一度成为广大农民的一块心病,也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道“坎”。如今,在灵山县,这道“坎”不断降低并渐渐走向消失了。这几年,该县把解决农民“看病难”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大事来抓,以前瞻的眼光多措并举,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和设施设备,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构筑起了农村卫生防保屏障,惠及了灵山百万农民。
完善农村卫生网络
为解决基础设施薄弱、医技骨干缺乏等制约服务能力的“瓶颈”问题,该县通过争取卫生项目、提供优惠政策等手段,大抓卫生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至今,全县先后投资1.52亿元搞基础设施建设,并向上争取到项目43项,项目经费达4880.41万元。
仅2005年至2006年,县里就争取到18个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建设面积2.36万平方米,总投资1230万元。目前,这些项目已陆续验收并投入使用。如今,全县有6个县级医疗单位,镇级有3个中心卫生院和15个普通卫生院,村级有卫生所及分所共714个,有乡村医生1560人。此外,每个镇卫生院都配有1-3辆救护车,卫生院防保组配备有电脑、摩托车,有7个镇卫生院还配置了柳微工作用车,县、镇医疗单位救护车均实行免费出诊,随叫随到,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为解决医技人才问题,几年来,该县卫生系统先后投入经费1000多万元,用于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与此同时,还注重抓好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县级医院从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对乡镇医院进行定点帮扶。通过多形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建立起了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如今,该县卫生系统人才布局已形成阶梯化,并逐步实现新老交替。人才培养和项目建设,也让该县的心脏外科、颅脑外科、骨科等一批科研项目处于全区乃至全国同级医院的先进行列。
“新农合”保健康
“小病拖、大病扛,实在不行抬医院。”这是灵山农村过去的一句顺口溜。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后,这句顺口溜变成了“有病及时查,患病不用怕,合作医疗能救驾”。
为解决长期以来“看病难”、“因病致贫”这一突出问题,灵山县近两年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以及规范的服务管理体系,健全机构,积极将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对自愿“参合”农民,在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上,由政府出大头,农民出小头,在县、镇两级设立独立的经办机构,配备好专业人员,设立基金专户专账,做到“应报尽报”。在让大多数农民看得起病的同时,实现“让贫困人群看得起病”这一朴素愿望。该县还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协调互补、同步推进,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卫生部门也先后制定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的10条具体措施,并针对“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住院费用高”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对贵重药品、用量波动较大药品实行监控,建立监控平台,想方设法降低不合理医疗费用,增加群众看病就医的透明度,确保群众就医安全可靠。
该县还建立了社区责任医生制度,从单纯的医疗服务向公共卫生为主的服务转变,从坐等病人上门的服务向进村入户为农民服务转变,并从专科服务转变为全科服务,从间断服务转变为连续服务,使农民切身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就在自己身边。
灵山的医疗卫生改革,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良好的医风、就医环境和优质的医疗质量,则让他们真切体验到了被服务的温情;而义诊、免费体检、送医上门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活动,更是让他们既治了病,又少花了钱。如今,灵山的百万农民看病已经不再是难题。